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分龄口腔护理,科学防控龋病

《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指出,针对口腔健康问题的长期规划将逐步从“治疗”转向“预防”,而科学的预防是口腔健康的重中之重。

龋病一直是困扰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龄儿童的认知能力、牙齿发育状况、排列模式以及口腔微生态环境不同,因此全面精细化的分龄护理、科学防龋至关重要。

一、儿童牙齿发育进程

1.乳牙萌出期出生后6~7个月开始长牙,到30个月左右乳牙长齐。初萌乳牙钙化不够,易引起龋坏,甚至是猖獗龋的发生。

2.乳牙列期3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乳牙矿化程度较恒牙低,抗酸力弱,牙釉质、牙本质薄,易发生龋病。

3.混合牙列前期自第一恒磨牙萌出到切牙替换,从6岁开始到9岁左右,替牙过程也主要集中在这个阶段。此期乳龋发病率仍很高,新萌出的恒牙也易发生龋损。

4.混合牙列后期指侧方牙群替换期,从9岁半开始到12岁左右结束。此期容易发生恒牙牙齿发育异常如牙外伤、恒牙龋病、不良口腔习惯如错颌畸形等。

二、分龄口腔护理要点

1.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推荐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随月龄增加从按需喂养递进到规律喂养模式,逐渐减少喂奶次数,避免含乳头或奶嘴入睡。6月龄后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步添加辅食。7~12个月辅食保持原味。少吃或不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预防龋病发生。牙齿萌出后就应进行咀嚼训练,多进食、咀嚼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以促进上下颌骨的正常发育。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2.持续做好口腔清洁

婴儿出生后,即使未萌牙,家长也应每日用软纱布擦洗口腔。半岁左右牙齿萌出后可继续用此法擦洗口腔和牙齿表面。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用指套刷、软毛刷为孩子每天刷牙2次,并借助牙线清洁牙齿缝隙。使用牙刷、牙膏、牙线等机械性方法去除牙菌斑是预防龋齿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不同年龄段儿童应选择含氟量适宜且牙本质相对磨损值(RDA)适当的牙膏以及专属的口腔清洁护理产品。2~5岁推荐牙膏RDA为30~50,氟含量0.06%;6~9岁推荐牙膏RDA为50~70,氟含量0.09%;10~12岁换牙期推荐牙膏RDA为70~90,氟含量0.10%。

3.定期接受口腔检查

在第1颗牙齿萌出后6个月(通常为出生后12个月)内进行第1次口腔检查,根据医师评估的患龋风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建议患龋风险低的婴幼儿每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患龋风险高者每3个月进行1次口腔检查。

在专业指导下使用氟化物预防龋病,定期涂氟,通常宝宝3岁开始,就要进行常规涂氟,每年至少2次。及时为牙齿进行窝沟封闭,做好细节护理,全面科学地保护儿童口腔健康。

一起努力,分龄护理科学防龋,实现精细化儿童口腔保健,降低儿童患龋率,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