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慢性病之帕金森病科普

日常生活中,相信我们很多朋友都听过或者见过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1.7%,80岁以上发病率达3%。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无法治愈,不少人称它为“不死的癌症”,虽言过其实,但足以证明帕金森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大约是发病后5-8年内治疗效果较好,可以继续工作,称为蜜月期。但数年后,逐渐丧失工作能力,疾病晚期因全身僵硬,活动困难,而卧床不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经济及精神负担。

下面来了解一下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分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2大症状群:运动症状表现为抖(静止性震颤)、慢(运动迟缓)、僵(肢体僵硬)、姿势及步态障碍(身体前屈,行走时摆臂幅度小,小碎步,呈慌张步态、前冲步态)。非运动症状:表现为嗅觉减退,感觉异常(肢体麻木、疼痛),睡眠障碍(RBD异常:睡眠中大喊大叫,拳打脚踢),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多汗、排尿异常、体位性低血压),精神和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痴呆、幻觉)。有些患者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肢体或关节疼痛,行动迟缓,容易误诊为骨关节病,应及时神经内科就诊。以上这些运动及非运动症状逐渐进展,伴随患者,无法治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学习了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再来了解下帕金森病的发病与哪些因素相关。非可控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基因突变、年龄,性别(男性多发)。可控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杀虫剂、除草剂、重金属环境下。内部环境因素:包括长期熬夜,情绪紧张、精神压力过大等。认识了帕金森病的发病相关因素,我们应减少可控诱因,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做好防护,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放松情绪,合理安排工作,适当运动锻炼,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