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天气暖和了,别着急脱厚衣服,小心“倒春寒”

经过了前几天的寒风凛冽,冻手冻脚,这几天仿佛是春回大地,暖意融融了,小编掐指一算,是不是有的小伙伴已经脱下了厚厚的衣服,准备迎接春天了?

停----停----停!

小编温馨提示:厚衣服还是晚点脱吧

为啥呢?听小编给你一一道来

在一年四季当中,春季最是变化无常,经常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感觉“暖风熏得游人醉”,而早晚却有点“北风切切吹衣冷”;有时出现短暂的气温突然降低,甚至出现霜冻或降雪,也就是俗称的“倒春寒”。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民间流传的“春捂秋冻”有一定的意义,适当的“捂一捂”,不要过早的脱掉厚衣服,可以免寒邪入体。

气温的短暂变化或“倒春寒”容易导致哪些健康问题?

感冒:几天前还暖阳高照,穿的单薄些,第二天可能就遭遇到冷空气,气温的频繁变化,使得人体的呼吸道黏膜遭受刺激,抵抗力下降,稍有不慎就会着凉、感冒,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等。

心脑血管疾病:气温的大幅度波动,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血压波动,中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压的不稳定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

关节痛:过早的脱掉厚衣服,可能会导致冷空气“袭击”膝盖等敏感关节,使得关节局部酸痛、麻木等症状,中老年人或本身就有关节疾病的人,疼痛会更加明显。

胃肠道疾病:当气温下降时,人体胃部毛细血管会收缩,血流量减少,胃液分泌减少,从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和杀菌能力。同时,低温还可能导致胃肠道蠕动减缓,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胃肠道负担,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腹泻、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如何正确的“捂一捂”?记住这“四捂”

第一捂:捂头颈

头部是人体阳气旺盛的部位,也最容易受到寒风的侵袭,而颈部的肌肉血管相对较浅,一旦头颈受寒,不仅容易引发感冒、头痛、颈椎病,还可能导致脑血管收缩,增加中风的风险。因此,在“倒春寒”期间,出门最好戴上帽子、围巾,或者穿高领的衣服,给头颈做好保暖,避免寒风直吹。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体质较弱的人群,更应注意头颈部的保暖,减少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第二捂:捂背腹

背部是人体阳气聚集的重要通道,督脉贯穿其中,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腹部则是脾胃所在,是气血生化之源。在“倒春寒”期间,背部和腹部受寒,容易导致阳气受损,脾胃功能下降,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因此,要特别注意背部和腹部的保暖。可以通过穿保暖背心、马甲等方式,给背部增加一层保护;腹部则可以通过穿高腰裤、系腰带等方式,避免寒风侵袭。此外,晚上睡觉时,也要注意盖好被子,尤其是腹部,以免受凉。

第三捂:捂膝盖

膝盖是人体的重要关节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到寒冷侵袭的部位之一。可以通过穿厚裤子、戴护膝等方式,给膝盖增加一层保护,减少寒风侵袭。同时,避免长时间的跪坐或蹲起,对于已经患有膝盖疾病的人群,更应注意膝盖的保暖和适度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第四捂:捂脚部

脚部是人体离心脏最远的部位,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可以通过穿保暖袜子、棉鞋等方式,给脚部提供足够的保暖。同时,晚上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脚部疲劳,提高睡眠质量。对于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人群,更应注重脚部的保暖,以免受寒引发疾病。

最后,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不要为了美丽而忽略健康,过早地脱下厚衣服,,适当“捂一捂”才是大智慧。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