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当我们谈论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时,有一个看不见的战场正悄然影响着地球生态与人类健康 —— 环境化学物质的过量摄入。从我们喝的水、吃的食物,到呼吸的空气、使用的日用品,可以说化学物质无处不在。这些 “看不见的入侵者” 不仅威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更在日积月累中增加着公众的体内化学物质负荷,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健康隐患。
一、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从工厂到你的身体
现代工业生产、农业活动与日常生活,共同编织出一张化学物质的大网。工业排放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多氯联苯、二噁英),农业领域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家居装修、塑料制品、个人护理用品中的邻苯二甲酸盐、双酚 A 等,都在悄然渗透我们的生活。
2013 年,美国加州某电子垃圾处理厂周边土壤检测发现,铅含量超标 200 倍,镉含量超标 150 倍,周边居民血液中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正常水平。而在农业领域,印度旁遮普邦因长期使用含汞农药,导致当地儿童头发中汞含量比世卫组织安全标准高出 3 倍,土壤微生物群落遭到严重破坏。这些化学物质一旦进入环境,有的难以降解,在土壤、水体中持续积累;有的则通过生物链不断富集,最终通过食物链回到人类体内。例如,南极企鹅体内检测出的 农药DDT,北极因纽特人脂肪组织中的阻燃剂多溴联苯醚,都印证了化学污染已无地域界限。
近期,日本多地的水体中陆续检测出高浓度的全氟化合物(PFCs),这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对大阪湾及日本西部沿海水域的研究中发现,海水样本中全氟烷基酸(PFAAs,包含全氟烷基磺酸盐和全氟烷基羧酸盐)的总浓度范围在定量限至 53.4 ng/L 之间,其中全氟己酸最为普遍,最高浓度达 37 ng/L 。在某些河流沉积物样本中,全氟烷基酸的最高浓度更是达到 58990 ng/kg 干重。水体周边居民血液检测结果也出现异常,再次为化学物质污染环境敲响警钟。
二、化学物质摄入:看不见的健康危机
人体内化学物质负荷的增加,正在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农药残留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失衡;重金属(如铅、汞)会损害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尤其可能对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影响;塑料添加剂中的双酚 A 被证实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日本水俣病事件是汞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的典型案例。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氮肥公司将含汞废水排入水俣湾,导致鱼类体内汞富集,当地居民食用后出现手足麻痹、语言障碍等症状,上千人死亡,上万人生病。更令人担忧的是,多种化学物质的 “鸡尾酒效应”—— 即不同物质在体内的协同作用,可能产生远超单一物质的危害,而目前我们对这种复合影响的认知仍十分有限。
三、行动起来:降低化学物质摄入的科学指南
(一)饮食选择:从源头减少摄入
1. 优先选择有机食品: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合成农药与化肥,能显著降低食物中的化学残留。例如,有机苹果的农药检测阳性率比常规苹果低 80%。有多项研究表明,坚持食用有机食品一段时间后,体内农药代谢物检测值会不同程度下降。
2. 彻底清洗蔬果:用流水冲洗、盐水浸泡或小苏打水清洗,可去除大部分表面农药。实验表明,浸泡 15 分钟可减少叶菜类蔬菜中 60% 以上的农药残留。
3. 减少加工食品:罐头、速冻食品、饮料中常含有防腐剂、人工色素等添加剂,尽量选择新鲜食材。英国一项调查显示,减少加工食品摄入 3 个月后,参与者血液中人工合成色素含量下降了 40%-60%。
(二)家居生活:打造低化学负荷空间
1. 避免过度使用塑料制品:用玻璃、陶瓷容器替代塑料餐具,选择不含双酚 A 的婴儿奶瓶。避免用塑料袋盛装热食,高温会加速塑料中化学物质的析出。丹麦某幼儿园将塑料餐具更换为不锈钢餐具6个周后,儿童尿液中双酚 A 检测阳性率从 35% 降至 8%。
2. 谨慎选择清洁与护理产品:优先购买无香型、成分简单的清洁剂,减少含三氯生、甲醛的个人护理用品。自制天然清洁剂(如白醋 + 小苏打)既环保又安全。德国某环保组织的实践表明,使用天然清洁剂的家庭,室内空气 VOCs 浓度比使用化学清洁剂的家庭低 近60%。
3. 保持室内通风:装修后空置通风至少 3 个月,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上海某新建小区业主,在装修后通风 6 个月并使用空气净化器,室内甲醛浓度从 0.3mg/m³ 降至 0.06mg/m³,达到安全标准。
(三) 参与环保行动:从个体到社会的改变
1. 支持可持续生产:购买标注环保认证的产品,倒逼企业减少高污染化学物质的使用。瑞典宜家公司在消费者推动下,2020 年起全面淘汰家具生产中的含甲醛胶黏剂,年减少甲醛排放超千吨。
2. 参与垃圾分类与回收:正确处理废旧电子产品、电池等含重金属物品,避免污染土壤与水源。日本北九州推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后,电子垃圾中重金属回收率提高至 92%,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显著降低。
3. 倡导政策改变:通过社区活动、社交媒体呼吁政府加强化学物质监管,推动企业公开成分信息,建立更严格的环境安全标准。美国加州在公众倡议下,颁布法案,于 2022 年开始要求化妆品企业公示全部成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世界地球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行动的号角。降低体内化学物质负荷,需要每个人从生活细节做起,也离不开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协同努力。每一个真实案例都在警示我们化学物质污染的危害,也印证着改变带来的积极成效。当我们减少一份化学污染,地球的生态系统就能多一分修复的机会;当每个人的健康负担减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才能真正实现。让我们以行动践行承诺,为自己、为子孙后代,守护一个纯净、健康的地球。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