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平时我们常见的小儿推拿流派有三字经派、张汉臣派、孙重三派、海派、冯氏捏积等,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其推拿手法各有特点,山东常见的有以下三种:青岛这边擅长三字经推拿,是从李德修,葛湄菲主任一脉相承下来,强调“独穴久推”,注重“清补结合”,常用穴位有天河水、六腑、平肝清肺等。张汉臣派强调取对穴与手法补泻。孙重三、张素芳强调手法轻巧柔和且深透,以按、摩、掐、揉、推、运之法最常用,搓、摇多做辅助,擅长运用十三大手法。
在临床上,我曾经听一位推拿张大夫说过,一个便秘的3岁小孩儿,其他方法都不好用,他用清大肠做了40分钟,小孩儿的便秘就好。通过这件事我们能发现,穴位未必在于多,但必须每个穴位要做到位。到位的表现,一是取穴准,二是时间到位。
之前医院里有个同事,跟随李道政学刮痧,李老师强调的就是徐而缓。我这位姓于的同事给别人刮痧,一般都是一个半小时起步,动作很轻柔,很慢,一上午才能刮一个病人,但这些人反映的效果好。大抵刮痧是一种泻法,用徐而缓的手法,以有效缓解泻法的力度。下面就让我们说一说推拿的手法。
关于手法,小儿推拿的手法一定是轻柔的。这里面的区别是,急病热病用泻法,泻法的手法稍微快一些,略重一些。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柔和的,那关于补法么,就像李老师说的那个方法,徐而缓。凡是把孩子推的嗷嗷叫,皮肤很红的方法,都不是正确的方法。退热那只能说是出汗了,而且是急哭出汗的。这种方法看似是退烧,事实上并没有起到推拿的效果。其实对于退热,除了用清天河水的方法,轻揉耳后高骨一样可以出汗。
说到孩子嗷嗷哭叫,也不适合推拿,这一步的重点,就是安静,就像我们针灸一样,必一其神。
宝妈们如果想学小儿推拿手法,你在看书的同时,记住我前面提到的几个要点,剩下的只是熟练而已。
希望今天讲的这一些,对各位宝妈都有帮助。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