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肺结核,这个名字大家或许不陌生,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呢?在日常生活里,肺结核始终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今天,咱们就以问答的形式,来深入探究肺结核的防治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牢防线。
问:肺结核究竟是什么?
答: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 “兴风作浪” 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这些结核菌如同潜伏在肺部的 “破坏分子”,疯狂肆虐,致使肺部产生炎症、空洞等病变,严重干扰肺部正常运转。
问:肺结核有哪些显著症状?
答:咳嗽、咳痰持续超 2 周,这是肺结核最为典型的症状。除此之外,还可能伴有咯血、胸痛的状况,同时感觉身体乏力、日渐消瘦,夜间盗汗,午后出现低热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立刻前往医院检查。
问:肺结核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呢?
答: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健康人一旦吸入这些飞沫,就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例如在通风欠佳的密闭空间里,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感染几率会大幅提升。
问:哪些人属于肺结核的易感人群?
答:人群对于结核杆菌普遍具有易感性,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结核菌的人均会感染。是否被感染, 除与接触的结核菌的毒力、数量、频度因素有关以外, 主要与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有关。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职业性接触结核病患者的医护人员容易感染结核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首当其冲,像是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另外,生活在卫生条件恶劣、通风不良、人口高度密集环境中的人,以及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的人群,也更容易被肺结核“盯上”。
问:要是怀疑自己患上了肺结核,应该怎么做?
答:务必尽快前往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一般会先仔细询问症状和病史,随后安排胸部 X 光、痰涂片、痰培养等检查项目,凭借这些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感染肺结核。在结核病定点机构,患者能获得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并享受到国家对结核病治疗费用的减免政策。
问:肺结核能够被治愈吗?
答:结核病的治疗按照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的十字方针,谨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随访,大多数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治疗过程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疗程一般为 6 - 9 个月。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绝对不能自行停药或减药,否则极易复发,还可能产生耐药性,后续治疗将变得更加棘手。
问:结核病治好以后还会传染别人吗?
答:结核病治好后就不会传染别人。通常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在排菌期传染性最强,但规律服用抗结核药2周后,传染性就会大大降低。病原学阴性的结核病患者也不一定完全没有传染性,可能当时检测的痰标本中没有找到结核菌,并不意味完全不排菌,因此在抗结核治疗初期仍然需要做好家庭 密切接触者的自我防护, 家中要常通风、消毒、晾晒被褥。与患者分餐并消毒餐具。痰液消毒管理。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 。
问:我们该如何预防肺结核呢?
答:保持室内通风至关重要,勤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流通进来,将污浊的空气排出去,能够有效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每天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加强体育锻炼,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宜运动,每次半小时以上。保证8小时充足睡眠,不挑食保证饮食均衡,以此提升自身免疫力,身体强健了,结核菌便难以 “乘虚而入”。此外,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能够有效预防儿童重症肺结核。倘若身边有肺结核患者,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近距离接触。要去人多且通风不良的地方,戴口罩防护一下。
肺结核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它,积极做好预防,及时接受治疗,定能将其击退。希望大家都能高度重视肺结核防治工作,拥有健康体魄。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