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我国每年约有3万新生儿存在听力障碍,若不及时干预,将严重影响语言、智力及社交能力发育,甚至导致终身残疾。大部分听力障碍的宝宝出生时可能无任何外在表现,仅通过日常观察难以发现,科学筛查是唯一可靠手段。
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定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实施的专项群体筛查。通过早期筛查可帮助孩子在出生后3-6个月内明确诊断,及时干预,避免因聋致哑。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时间和方法
1、正常出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耳声发射(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天内均应当进行双耳复筛。
2、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婴儿出院前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指定听力障碍诊断机构。正常出生新生儿若转入 NICU,即使在母婴同室时已经进行了听力初筛,也应在 NICU 出院前进行 AABR 筛查,并以后者筛查结果为准,确定是否需要转诊。
3、筛查流程:初筛 → 复筛(未通过) → 3月龄内确诊 → 6月龄前干预
三、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
1、正常新生儿复筛未通过及住NICU新生儿初筛未通过,表示可能是孩子存在听力问题,也可能是测试环境或婴儿耳道内分泌物堵塞等多种因素引起,必须在出生3个月内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行听力学诊断和医学诊断。
2、确诊听力障碍患儿必须在出生6个月内尽早进行相应的临床医学和听力学干预,包括听力补偿与重建及早期康复教育。
四、家长的职责——为孩子的听力负责
1、积极配合筛查:主动询问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安排,确保出生后及时完成初筛。
2、重视复筛与诊断:若初筛未通过,请勿焦虑,但务必按时复筛并到指定机构进一步诊断(如听力学评估、基因检测)。
五、提醒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受疾病、环境、遗传等因素影响,即使宝宝通过了听力筛查,也有可能会出现后天听力损失。因此,0~6岁儿童应到耳鼻喉门诊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或儿童保健门诊进行耳及听力保健(3月、6月、1岁、2岁、3岁、4岁、5岁各查一次),预防听力障碍发生。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