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尊重差异,激发潜能 | 以优势视角助力孤独症儿童发展

孤独症,亦称自闭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刻板重复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过去,我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这些困难和挑战上,形成了一种以“缺陷”为导向的思维模式。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转换视角,从“优势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孤独症儿童,这可能会为我们发现他们身上潜藏的发展潜能提供新的思路,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突破“缺陷叙事”的桎梏:

传统的“缺陷叙事”模式,往往将孤独症儿童视为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改善的个体。在此视角下,我们更多关注到他们在社交互动中存在的眼神交流障碍、对他人情感意图理解困难,以及重复刻板行为等表现。

然而,过度着眼于这些不足,可能会给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同时也不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这一群体,进而影响到对他们的有效支持。事实上,孤独症儿童并非仅有不足。从许多案例来看,部分孤独症儿童在某些特定领域显露出超越常人的天赋与才能。举例而言,有的孩子对数字极为敏感,在数学运算上展现出不凡的天赋;有的在音乐感知和创作方面颇具灵性,能够精准地感知旋律与节奏;还有的在绘画方面崭露头角,以独特视角创作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美国有位孤独症患者Temple Grandin,她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细致观察与独特解读,设计出更人性化的牲畜处理设施,给畜牧行业带来了显著变革。著名的英国画家 Stephen Wiltshire,他患有孤独症,却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和绘画天赋,只需坐直升机绕城市上空一圈,就能凭借记忆精确地画出城市全貌,其画作令世人惊叹。这些实际案例说明,孤独症儿童并非是需要被修复的 “问题个体”,他们身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与价值。

让我们携手一起转变观念,以“优势视角”去认识、理解孤独症儿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激活他们内在的潜能,通过家庭、托幼机构、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孤独症儿童营造一个更加包容、支持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孤独症儿童都能在这个世界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