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月经是女性重要的生理现象,了解相关科普知识有助于女性更好地呵护自身健康。以下是月经的科普小常识:

一、月经的定义与原理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会开始排卵,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增厚;若卵子未受精,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支持就会坏死、脱落,从而形成月经。

二、月经初潮与绝经

月经初潮: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初潮,大多发生在10-16岁。初潮年龄受遗传、营养、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16岁后仍无月经初潮,建议就医检查 。

绝经:女性最后一次月经后,停经12个月以上称为绝经,标志着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通常发生在45-55岁之间。

三、月经周期与经期

月经周期:从本次月经第一天到下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周期提前或推迟7天左右仍属正常范围。

经期:指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正常为2-8天,平均4-6天。

经血量:正常月经量为20-60毫升。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

四、经期症状

月经属于生理现象,多数女性无特殊不适,但由于盆腔充血及前列腺素的作用,部分女性可出现下腹及腰骶部下坠不适或子宫收缩痛,并可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少数女性可能伴有情绪波动、易疲劳、嗜睡等症状。

五、经期护理

卫生护理:使用质量合格的卫生巾或卫生棉条,并定时更换,建议每2-4小时更换一次,防止细菌滋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避免坐浴、盆浴,以防污水进入阴道引起感染。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经期不适;可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补充经期流失的营养。

生活习惯: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避免受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适度的活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经期不适。

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可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