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是否存在“阴滋病”?

“我最近老是肠胃不好,肚子胀,反胃,还经常腹泻,也经常失眠多梦,还容易感冒发烧,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啥来,多次检测艾滋病抗体、抗原和核酸,也都是阴性,我怀疑自己得了阴性艾滋病,国家能不能研究一下!”

在我们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咨询电话,这些求询者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抗原或核酸,也没有免疫功能指标下降的确切证据,即无法证明感染艾滋病病毒,把自己身体的一些不适症状联想为艾滋病的症状,即所谓“阴滋病”。是否存在真正的“阴滋病”患者呢?让我们从HIV感染者/AIDS病人全病程来分析一下吧!

一、窗口期感染者

HIV感染人体后,3种常用感染标志物被检出的时间先后顺序为HIV核酸、抗原、抗体,现有诊断技术检测HIV核酸、抗原、抗体的窗口期可达到感染后的1周、2周和3周左右,有暴露前后预防性用药可能会延长窗口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窗口期感染者可能会出现HIV核酸、抗原、抗体皆为阴性的情况,但免疫功能指标CD4细胞计数不会明显下降,也不会出现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或并发症,因此窗口期感染者不能称为“阴滋病”。

二、无症状期感染者

窗口期或急性期之后,HIV感染者进入无症状期,这一时期核酸、抗原、抗体检测均为阳性,但HIV感染者经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抑制HIV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限度以下,达到“病毒抑制”的状态。所以这一时期核酸检测可能低于检测下限甚至呈阴性,但抗原抗体检测为阳性,也不是“阴滋病”。

三、艾滋病期

无症状期感染者进展为艾滋病病人的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多<200个/μL。出现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或并发症,极少数晚期或终末期艾滋病病人由于体内病毒的大量复制,免疫系统已经崩溃造成抗体种类严重丢失而抗体检测结果呈不确定甚至阴性,但病毒的复制依然存在,且病毒载量水平往往很高[1,2],因此也不是“阴滋病”病人。

总之,在HIV感染的窗口期会出现核酸、抗原、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的空白期,但CD4细胞计数正常且没有指征性疾病,不能称为“阴滋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或病人会出现核酸检测低于检测下限甚至呈阴性,但抗原抗体检测阳性;到了艾滋病晚期,会出现抗体检测阴性但核酸检测呈阳性。因此,不存在HIV核酸抗原抗体均为阴性且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下降的“阴滋病”患者。检测不到病原体却有艾滋病的症状,只是唯心主义的臆想,不存在真正的“阴滋病”!

参考文献

1. 黑发欣, 刘海林, 孙伟东, 等. 病毒载量应用于抗体丢失AIDS病例的诊断.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7,13(3):264-265.

2. Li Y, Zhao JK, Wang M, Han ZG, et al. Current antibody-based immunoassay algorithm failed to confirm three late-stage AIDS cases in China: case report. Virol J. 2010 Mar 15;7:58.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