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一、定义: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恶性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大于600度的屈光不正。它是有别于单纯性近视的一类眼轴异常延长,近视持续加深,且多伴有白内障、青光眼、脉络膜变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致盲性眼病。

二、高度近视形成的原因

1.研究表明,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双方均为近视基因携带者,但视力正常,则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是25%。夫妇双方均为高度近视,其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在98%以上。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为视力正常的近视基因携带者,其子女高度近视发生率为50%。

2.除此之外,还有环境因素。电脑、电视、手机等各类电子产品融入人们的生活,不断增加人们的用眼频率和用眼时间,加上视物环境不稳光线不充足等因素,导致眼睛处于高负担状态,形成一个不断加深近视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不断提高眼睛配戴度数。

三、高度近视的危害

1.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是高度近视引发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高度近视病人的视网膜组织因变性萎缩而变得脆弱,极易使视网膜脱落从而失明。

2.黄斑出血

高度近视会使眼球变大,造成对眼球壁的不断牵拉,引起眼底视网膜和脉络组织的正常关系出现代谢失调,特别是黄斑区的小血管因牵拉等因素而出现劈裂时,就会造成黄斑出血,使中心视力受到很大损害。

3.玻璃体病变

高度近视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液化、变性、混浊,患者眼前出现蚊状飞行物、丝状物等情况。

4.后巩膜葡萄肿

高度近视眼绝大多数为轴性近视,因眼轴的前后直径不断延长,眼底巩膜壁局限性向后方膨出,屈光度数进一步加深,眼部“B超”可明显诊断。

5.黄斑部病变

包括黄斑出血以及黄斑裂孔等,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视力,是高度近视眼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6.视网膜萎缩变性

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7.青光眼

研究发现,高度近视眼患者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6-8倍,约30%人会演变成青光眼,且青光眼导致的视功能下降往往被高度近视眼的病变所掩盖,因而容易忽略,造成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

8.白内障

四、如何预防高度近视呢?

1.连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不应过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2.合理用眼,避免过度用眼与不良视觉刺激。多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

五、如果高度近视应该怎么办呢?

1.高度近视眼患者定期进行扩瞳眼底检查(至少一年一次),若有早期病变,尽早治疗。

2.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落。

3.一旦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