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中小学生夏季传染病的家庭预防

夏季高温潮湿,是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中小学生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更易成为传染病的侵袭对象。家长们做好家庭预防,是守护孩子健康的关键防线。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常见夏季传染病的家庭预防措施。

一、了解常见夏季传染病

(一)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夏季最为高发的传染病类型,像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等都属于此类。感染肠道传染病后,孩子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伴有发热、脱水,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其中,手足口病多见于 5 岁以下儿童,除了消化道症状,还会在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

(二)呼吸道传染病

夏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等。流感症状比普通感冒更严重,会出现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水痘则会在全身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等皮疹表现,同时伴有发热、瘙痒等不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人员密集的环境中容易传播扩散。

(三)虫媒传染病

蚊虫是夏季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由蚊虫叮咬传播的传染病如登革热、乙脑等不容忽视。登革热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疹和出血倾向;乙脑会引起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二、家庭预防措施

(一)把好 “病从口入” 关

1.注意饮食卫生:夏季食物容易变质,家长要确保孩子的饮食新鲜、干净。蔬菜水果要彻底清洗干净,必要时可以用盐水浸泡;肉类、海鲜等食物要煮熟煮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2.保证饮用水安全:给孩子喝烧开后的白开水,避免饮用生水。注意桶装水的保质期和饮水机的清洁,定期对饮水机进行消毒。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免疫力。

(二)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1.勤洗手:教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玩耍归来等时刻。

2.保持身体清洁:夏季孩子出汗较多,要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细菌滋生。同时,要定期给孩子修剪指甲,避免指甲过长藏污纳垢,引发感染。

3.注意口腔卫生:督促孩子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儿童牙刷和牙膏,教导孩子正确刷牙,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能得到清洁。

(三)营造健康居住环境

1.保持室内清洁:定期对家庭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每天打扫房间,清理灰尘、垃圾,避免细菌、病毒滋生。

2.加强通风换气:每天至少开窗通风 2 - 3 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病原体的浓度。

3.做好防蚊灭蚊工作:蚊虫是传播虫媒传染病的重要媒介,家长要采取有效的防蚊措施。可以在窗户上安装纱窗,使用蚊帐、电蚊拍、驱蚊液等防蚊用品,避免孩子被蚊虫叮咬。

(四)增强孩子免疫力

1.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是孩子身体发育和免疫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小学生每天应保证 10 - 12 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学生每天应保证 8 - 10 小时的睡眠时间。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2.合理安排运动:鼓励孩子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运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还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但要注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3.保持良好心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可以通过与孩子聊天、做游戏、阅读等方式,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五)及时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家长要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带孩子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乙脑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等。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即使感染,症状也会相对较轻。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