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然而,母乳喂养的道路并非总是坦途,许多新手妈妈在哺乳初期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奶水不足的焦虑、哺乳姿势的困惑、乳头皲裂的疼痛、哺乳时间的烦恼......这些挑战常常让妈妈们步履维艰,甚至望而却步。那么究竟如何让母乳喂养得心应手呢?下面分享几条母乳喂养实用建议。
一、早接触,早吸吮
分娩后母婴即刻开始不间断地肌肤接触,在生后1小时内让新生儿开始吸吮乳头和乳晕,除尽快获得珍贵的初乳外,还可刺激乳头和乳晕神经感受,促进乳汁分泌。
二、掌握正确的哺喂与含接姿势
乳头皲裂疼痛、乳汁分泌不足往往与不当的哺乳及含接姿势有关,因此,掌握正确姿势是成功母乳喂养的基石。
1.母亲取坐位或卧位,手臂支撑婴儿的头部、背部和臀部。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头和身体呈一直线,下巴贴近乳房。
2.用乳头轻触婴儿嘴唇,待其张大嘴巴,将婴儿拥向乳房,婴儿嘴唇外翻,形似鱼唇形状,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面颊鼓起。
3.确保婴儿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且下方乳晕比上方含的多。婴儿吸吮深而有力,并有吞咽动作和声音。
充分有效的吸吮和及时排空乳房是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的最有效方法。
三、捕捉婴儿的饥饱信号
把握哺乳时间和频率婴儿饥饿时会出现张嘴、吸吮、身体活动增多、烦躁和哭闹等状态,妈妈们可以根据以上表现及时回应婴儿的进食需求。饱腹时婴儿会停止吸吮,主动松开嘴,有满足的表情。
1.新生儿期鼓励按需哺乳,即不限制母乳喂养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2.2-3个月逐渐形成规律,通常一侧乳房持续喂哺10-15分钟,两侧交替进行,24小时喂哺8-10次。
四、如何判断母乳是否充足
妈妈们可以根据哺乳次数、喂哺状态、婴儿体重增长情况和大小便次数判断,以下情况说明母乳充足,无需多虑。
1.每天哺乳8-12次,哺乳结束后母亲乳房变软,婴儿安静满足。
2.喂哺时,婴儿有节律的吸吮,并可听见明显的吞咽声。
3.婴儿每日小便6-8次,大便4-10次。
4.婴儿体重增长满意,新生儿有生理性体重下降期,通常在生后7-10天恢复至出生体重,此后每周体重增加150g,或每月体重增加600-1000g。
母乳喂养,是母亲给予孩子的第一份礼物。让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传递科学知识,用爱与行动支持每一位母乳喂养的妈妈!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