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高温预警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最近的天气,也太热了吧!

连续好几天的高温蒸笼,

气温更是一浪更比一浪强。

未来多地局部气温将达37℃以上!目前城阳区、崂山区相继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等将高温黄色预警升级为高温橙色预警,

在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等条件下,非常容易引发中暑。而“热死人”不再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如何识别中暑并有效应对,是我们夏季尤其需要关注的话题。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过高,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老年人、孕产妇、孩子、患有慢性病或过分疲劳的人,更容易发生。

中暑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小试牛刀”的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晕、乏力、口渴、多汗等症状,此时身体已发出“警报”,这个阶段就像是高温向人体发起的“试探性攻击”,如果及时察觉,转移到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恢复正常。 

第二阶段:“来势汹汹”的轻度中暑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体温一般会升高至38℃以上。面色潮红,就像刚跑完一场激烈的长跑;皮肤发烫,整个人烦躁不安,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坐立难安;有的还可能恶心、呕吐,感觉胃里翻江倒海。此时需立即停止活动,转移到凉爽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降温,并补充含电解质液体。

第三阶段:“危险升级”的重度中暑

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表现为肌肉抽搐疼痛;热衰竭时面色苍白、身体虚弱,整个人虚弱得像一滩软泥,随时可能晕倒;热射病最为严重,堪称中暑界的“终极 BOSS”,体温超40℃,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需立即拨打120,争分夺秒降温抢救。

掌握这四个实用 “字诀”,助你轻松应对炎炎夏日!

“躲”字诀:避开高温锋芒

高温时段不出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全天最热时段,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户外停留。

早晚出行巧防护:若必须外出,选择清晨或傍晚,并做好“硬核防晒”:遮阳帽、遮阳伞等装备戴起来,防晒霜涂起来。

“补”字诀:及时补充水分

主动饮水防脱水:别等口渴才喝水!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低糖电解质饮料。

定量补水保健康: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500-2000 毫升,高温或大量出汗时需增加。随身携带水杯,尤其注意提醒老人、儿童定时补水。

“凉”字诀:打造清凉环境

通风控温有技巧:夜间和清晨时段可通过开窗通风降低温度。室内湿度不适宜时,可以使用除湿或加湿设备调节室内湿度,室内温度较高时,可以使用降温设备降低环境温度。

物理降温小妙招: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或用凉水轻拍手腕、颈部等大血管部位,快速带走热量。

“护”字诀:重点人群防护

对于儿童、老人、孕产妇、户外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在高温天气中,应给予更多关注,密切关注身体变化,避免发生中暑。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