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可吸收蛋白线埋入相应穴位而产生一系列治疗效应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疗法,是外治法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它将现代医学技术和传统经络学说相结合,以达到长期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具有操作简便,效优价廉的优点。
羊肠线/蛋白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或更长,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难巩固等缺点,符合现代人快速高效的生活节奏。
针灸减肥主要基于中医经络脏腑及阴阳五行理论。中医认为,肥胖多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以及先天不足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水液膏脂代谢紊乱,水湿痰湿膏脂积聚所致。针灸可以疏通全身经络气血,调节全身阴阳平衡,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通过刺激体表上的穴位,针灸能够改善食欲中枢的压力,调节消化酶的分泌和代谢水平,并减慢食欲反应,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注意事项:
1.埋线主要根据辩证进行治疗,必须根据四诊分清证型。
2.埋线以经络穴位为基础,临床应该取穴正确。
3.埋线治疗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采用适当的刺激方式和强度。
4.进行穴位埋线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5.根据线体在体内分解吸收时间不同,治疗间隔就有差异。分为快吸收1周和慢吸收2~4周。
6.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
7.埋线最好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