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身体的“清道夫”-尿常规里的健康信号

除了血液,尿液也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尿常规检查方便、无创,却能提供肾脏、泌尿系统乃至全身代谢的重要信息。一泡尿里,藏着哪些健康密码?

1.尿常规查什么?

物理检查:颜色、透明度、气味。

化学检查:酸碱度(pH)、比重、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潜血(红细胞)、白细胞酯酶。

显微镜检查:观察尿液沉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细菌等。

2.关键指标解读

尿蛋白(PRO):测的是尿液中的白蛋白,正常尿中极少。阳性(+)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可能受损(肾炎、肾病等),也可能是发热、剧烈运动后的暂时现象。

尿糖(GLU):阳性通常提示血糖过高(如糖尿病),肾脏重吸收能力下降。

尿潜血/红细胞(BLD/RBC):阳性提示尿中有红细胞(即血尿),可能源于泌尿系统炎症(如肾炎、膀胱炎)、结石、肿瘤、外伤等。需结合显微镜检查确认。

白细胞酯酶/白细胞(LEU/WBC):阳性提示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

亚硝酸盐(NIT):某些细菌可将尿液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酮体(KET):阳性常见于饥饿、剧烈运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呕吐腹泻时脂肪分解增加。

管型:在肾小管内形成的圆柱状结构。透明管型少量可见,颗粒管型、细胞管型等常提示肾实质损害(肾炎)。

3.物理性质也重要

颜色:深黄提示是浓缩尿或存在黄疸、红色/酱油色提示血尿或血红蛋白尿、乳白色则提示乳糜尿或感染。

透明度:新鲜尿应清亮。浑浊可能因盐类结晶、脓液、细菌等。

4.留尿注意事项

清洁中段尿:女性尤为重要,避免白带污染。排尿前清洁外阴,弃去开始部分尿液,留取中间段。

新鲜及时送检:最好1小时内送检,避免成分分解或细菌滋生影响结果。

避开月经期:经血会污染尿液。

结语:尿常规是筛查肾脏疾病、尿路感染、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重要手段。一次简单的尿液检查,可能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如果报告出现异常,不必惊慌,及时咨询医生,结合其他检查明确原因。

小贴士:

喝水过多会使尿液稀释,可能影响比重、潜血等结果的敏感性。

某些食物(如红心火龙果会导致尿液颜色发红)和药物(食用维生素B2后尿液会呈亮黄色)会影响尿液颜色。

尿常规是基础筛查,异常结果常需进一步检查(如尿沉渣镜检、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影像学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