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脊柱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麻木甚至肌力下降。了解其病因并采取科学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病因   

1. 退行性改变(核心原因)   

椎间盘自然老化 :20岁后椎间盘开始退变,髓核水分减少,纤维环弹性下降,易破裂。  

长期慢性劳损 :久坐、久站、弯腰负重等加速退变。  

2. 外力损伤   

急性外伤 :如搬重物时突然扭伤、摔倒、车祸等,可能导致纤维环破裂。  

慢性劳损 :长期不良姿势(如弯腰工作)或重复性动作(如司机、搬运工)。  

3. 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椎间盘结构较脆弱,家族中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者风险较高。  

4. 其他诱因   

肥胖 :体重增加腰椎负荷,加速椎间盘退变。  

吸烟 :尼古丁减少椎间盘血液供应,影响修复能力。  

缺乏运动 :核心肌群无力,腰椎稳定性差。  

二、高危人群   

以下人群更易患病 :  

长期伏案工作者(程序员、司机、办公室职员)。  

体力劳动者(搬运工、建筑工人)。  

肥胖(BMI>28)、孕妇(腰椎压力增大)。  

吸烟者、缺乏锻炼者。  

有腰椎间盘突出家族史者。  

三、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1. 保持正确姿势   

坐姿 :腰部垫支撑,避免“葛优瘫”,每1小时起身活动。  

站姿 :收腹挺胸,避免长时间单侧负重。  

搬重物 :蹲下→抱紧→用腿发力(而非弯腰)。  

2. 加强腰背肌锻炼   

推荐运动 :  

游泳(尤其蛙泳、仰泳)。  

平板支撑、小燕飞、五点支撑法。  

瑜伽(猫牛式、婴儿式放松)。  

避免动作 :仰卧起坐、突然扭转腰部。  

3. 控制体重,减少腰椎负担   

肥胖者建议减重(BMI<24为佳)。  

4. 避免久坐久站   

每30-60分钟变换姿势,简单拉伸(如腰后仰)。  

5. 戒烟   

吸烟加速椎间盘退化,戒烟可改善血液循环。  

6. 睡硬板床,选合适枕头   

床垫不宜过软(中等硬度最佳),枕头高度以维持颈椎生理曲度为宜。  

7. 运动前热身,避免突发暴力动作   

运动时佩戴护腰(如举重、打球),避免突然弯腰、扭转。  

四、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信号   

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  

反复腰痛,久坐后加重。  

臀部或大腿后侧放射痛(坐骨神经痛)。  

脚背或脚底麻木、无力(如踮脚尖困难)。  

咳嗽、打喷嚏时腰痛加重(腹压增高导致)。  

建议 :早期症状可通过理疗、康复训练缓解,若持续不愈需就医检查(MRI/CT)。  

五、常见误区   

误区1 :“腰疼就是腰椎间盘突出。”  

事实 :腰肌劳损、筋膜炎、骨质疏松等也可引起腰痛,需专业诊断。  

误区2 :“只有老年人才会得。”  

事实 :20-50岁青壮年高发,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误区3 :“必须手术才能治好。”  

事实 :约80%患者通过保守治疗(休息、药物、康复)可缓解。  

六、总结   

病因 :退变+外伤+不良习惯是主因。  

预防 :核心是“减少腰椎负担+强化肌肉保护”。  

关键措施 :正确姿势、控制体重、科学锻炼、避免久坐。  

提醒 :一旦出现持续腰痛或下肢麻木,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