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突发的脑血管疾病。当脑部血流中断,脑细胞因缺氧而迅速死亡,如同大脑遭遇一场"无声的地震"。在我国,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因此失去生命。更令人忧心的是,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人首位致残原因,幸存者中约75%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但令人振奋的是,约90%的脑卒中可预防!从危险因素识别、生活方式调整到疾病管理,为您筑起一道抵御脑卒中的坚固防线。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年龄:55岁后每增加10岁,风险倍增
性别:男性风险高于女性
种族:亚洲人颅内动脉狭窄风险更高
家族史:直系亲属患病,自身风险增加30%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 ,肥胖(腹型)
生活方式干预:构筑第一道防线
1. 智慧饮食:保护脑血管的"膳食处方":全谷物+深色蔬菜+低脂乳制品;严格限制盐,<5克/天(警惕隐形盐:挂面、话梅等), 反式脂肪完全避免(代可可脂、植脂末),避免进食加工肉。
2. 科学运动:每周5次快走/游泳(40分钟/次,心率达170-年龄),特别推荐太极拳(改善平衡,降低跌倒所致脑出血风险)。久坐是独立危险因素!每坐1小时需活动5分钟,设置手机提醒避免"黏在椅子上"。
3. 戒烟限酒:
戒烟:戒烟1年,卒中风险降低50%;5年后接近非吸烟者
限酒:男性<25g酒精/日(约250ml葡萄酒),女性减半
警惕替代品:电子烟仍含尼古丁,可致血管痉挛
4. 心理平衡:长期压力使C反应蛋白升高3倍,加速动脉硬化。 抑郁患者卒中风险增加45%。减压技巧:可进行正念冥想,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23点前入睡)。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从今日起,量一次血压、走6000步、吃一把坚果,这些微小改变正在默默加固您的脑血管防线。记住:脑卒中虽凶猛,但90%可防可控——您今日的行动,决定着明日大脑的命运。当健康的脑血管里奔涌着鲜活的血液,那不仅是生命的律动,更是自由的脉搏: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行动、自由地感受世间万千美好。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