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已位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首位。面对这一健康挑战,中医以其独特的整体观与“治未病”理念,在防治两端均展现出重要价值。
一、中医视角:乳腺癌的根源
中医将乳腺癌归为“乳岩”、“乳石痈”范畴。其核心病机在于正气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
1.肝气郁结是重要诱因: 《黄帝内经》指出“百病生于气”。长期情志不畅、压力过大,导致肝气郁滞,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循行受阻,乳房经络堵塞,为结节乃至肿瘤埋下隐患。
2.脾肾亏虚是内在基础: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脾虚则运化无力,水湿停聚成痰;肾虚则温煦失职,痰湿凝结,气血推动无力,加重瘀滞。“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固护脾肾正气是防御核心。
3.冲任失调是关键环节: 乳房健康与冲任二脉息息相关。月经、生育、哺乳均可影响冲任气血。冲任失调,气血不和,则乳房失养或壅滞成疾。
二、预防之道,贵在调畅与固本:
1.疏肝解郁,调畅情志: 这是预防第一要务。培养豁达心态,学会压力管理。推荐“开郁导气法”:常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配合逍遥散(需中医辨证使用)疏肝健脾。
2.健脾化痰,杜绝生痰之源: 饮食宜清淡均衡,减少肥甘厚味、煎炸烧烤。常食山药、薏苡仁、白扁豆健脾利湿。代茶饮可用陈皮6克、茯苓10克沸水冲泡。
3.补肾培元,巩固先天之本: 避免过度劳累、熬夜伤肾。艾灸关元穴(脐下3寸)、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温煦补肾之效。食疗可酌用枸杞子、桑葚。
4.调和冲任,关注特殊周期: 注重经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的调护,避免过劳受寒。适时寻求中医调理。
三、治疗期:中医药协同增效,缓解副作用
现代医学手术、放化疗是核心手段。中医药的角色是协同作战,减轻副作用,提升耐受度与生活质量:
1.缓解消化道反应(放化疗常见): 中药香砂六君子汤(含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效果显著。
2.改善骨髓抑制(血象下降):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龟鹿二仙胶等能补肾填精、益气生血。
3.减轻放射性炎症(如放射性肺炎、皮炎): 沙参麦冬汤养阴润肺,黄连解毒汤清热燥湿解毒,可有效缓解症状。
4.对抗疲乏: 以补中益气汤提升中气,缓解顽固性癌因性疲乏。
关键原则:治疗期使用中药务必在正规中医肿瘤专科医师指导下,与西医团队紧密沟通,个体化精准配伍。
四、康复期:中医药防复发的核心策略。
1.持续扶正固本: 定期辨证使用六君子汤、玉屏风散、金匮肾气丸等方剂,巩固脾、肺、肾功能,提升免疫力。
2.软坚散结,清除余毒: 在扶正基础上,合理配伍浙贝母、山慈菇、夏枯草、莪术等药物,消散余邪,抑制微观环境残留病灶。
3.活血通络,畅通气血: 当归、丹参、鸡血藤等活血而不峻烈之品,促进局部气血循环,预防复发转移。
4.长效情志管理: 坚持心理疏导、气功(如八段锦、太极拳)、冥想等,保持肝气条达。
重要提示: 中医防治强调“辨证论治”,以上方案需在专业医师面诊后调整应用。定期西医复查(乳腺超声、钼靶、相关肿瘤标志物等)绝不可替代。
结语:
乳腺癌的防治是一场需要智慧与坚持的战役。中医药以“调和气血、固本培元”为核心理念,在预防上强调整体调摄、情志为先;在治疗中协同增效,守护生活质量;在康复期致力于重建平衡,预防复发。中西医优势互补,共筑乳腺健康防线,方能最大程度守护生命之花!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