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一、老年人的营养挑战
代谢与消化功能减退:基础代谢率下降,胃肠蠕动变慢,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肌肉流失(肌少症):蛋白质合成效率降低,若摄入不足,易导致肌肉量减少、力量下降,增加跌倒风险。
慢性病风险增加: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发,与营养失衡密切相关。
食欲与感官变化:味觉、嗅觉减退,可能影响进食量;口渴反应迟钝,易忽视补水。
二、核心营养素与饮食建议
蛋白质:维持肌肉与免疫力的“基石”
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1.0~1.5克(如60公斤老人需60~90克)。
优质来源:鱼、瘦肉、蛋、奶、豆制品(如豆腐、豆浆)。
需分餐摄入,避免“白天少吃、晚上猛补”,早餐可搭配鸡蛋+牛奶,午餐加瘦肉,晚餐补充豆腐。
钙+维生素D:守护骨骼健康
钙摄入量:每日1000~1200毫克(如牛奶500ml+绿叶蔬菜+钙片补充)。
维生素D:每日600~800IU,可通过日晒(上午10点或下午4点,裸露手臂15分钟)或补充剂获取。
食物推荐:奶制品、虾皮、芝麻、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芥菜)。
膳食纤维:肠道健康的“守护者”
每日目标:25~30克,预防便秘、降低胆固醇。
推荐食物:全谷物(燕麦、糙米)、蔬菜(芹菜、西兰花)、水果(苹果、梨)。
水分:不可忽视的“生命之源”
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少量多次,避免口渴才喝。
三、实用饮食原则
食物多样,均衡搭配: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涵盖谷类、蛋白质、蔬果、坚果等。
少食多餐,软烂易消化:分3餐+2~3次加餐,食物切碎、煮软(如肉丸、粥、蒸菜)。
限盐、控糖、减油:每日盐≤5克,糖≤25克,油≤30克(优先橄榄油、茶籽油)。
避免极端饮食:不盲目追求“全素”或过度依赖补品,均衡饮食才是关键。
四、定期监测与调整
体重监测:每月记录体重变化,若短期内波动>5%需警惕疾病风险。
营养筛查:通过老年综合评估(如肌少症筛查、骨密度检测)识别潜在问题。
个性化调整:慢性病(如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咨询营养师定制饮食方案。
营养是健康晚年的基石,科学饮食结合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不仅能改善体质,更能提升生活质量。关爱老人,从“吃得好”开始。愿每位长辈都能通过合理营养,拥抱活力满满的晚年!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