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守护儿童视界,点亮未来希望

清澈明亮的双眼,是人们探索世界、学习成长的重要窗口。然而,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逐渐低龄化,近视、散光等视力问题正悄然侵袭着越来越多的儿童,让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视力问题不仅影响学习、运动和日常生活,高度近视还可能增加成年后患严重眼部疾病(如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的风险。

守护好这扇“心灵之窗”,需要家长、学校和孩子共同努力!

一、 护眼行动需要家长一起参与。

1、拥抱阳光,“目”浴成长。每天至少2小时!鼓励孩子在白天进行充足的户外活动,课间休息也要走出教室。自然光线能有效预防近视发生发展。周末假期多安排骑车、打球户外活动,公园玩耍、散步也是不错的选择!

2、读写姿势要端正,三个“一”记心中。眼离书本一尺远(约33厘米),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约3厘米),不趴着、躺着看书,不在晃动的车上看书。

3、合理控制用眼时间,劳逸结合是关键。“20-20-20”法则:近距离用眼(看书、画画、拼图、使用电子产品)20分钟后,抬头眺望20英尺(约6米)外远处物体,至少20秒。

4、严格控制电子屏幕时间。2岁以下:尽量避免。2-5岁:每天不超过1小时,越少越好。小学生:非学习目的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休息远眺10分钟。

5、阅读环境要舒适。

a.光线充足均匀:白天利用自然光,光线不足时及时开灯。台灯放在写字手对侧前方(如右手写字,台灯放左前方),同时打开房间顶灯,避免眩光和阴影。

b.选择合适桌椅:根据孩子身高调整桌椅高度,保证正确坐姿。

6、均衡饮食营养好,睡眠充足少不了。多吃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南瓜、菠菜、动物肝脏)、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猕猴桃、西红柿)、叶黄素(玉米、蛋黄、深绿色蔬菜)、DHA(深海鱼、坚果)的食物。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保证充足睡眠:小学生每天睡足10小时,初中生9小时。

7、定期检查最重要,即使孩子没说看不清,也要定期检查视力!建议学龄前儿童每3-6个月,中小学生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视力检查。跟踪孩子视力及眼球发育情况,及早发现近视苗头或其他眼病(如弱视、斜视),进行科学干预。

二、常见误区要澄清

误区一:“戴眼镜会让近视度数越来越深。”

真相: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能让孩子看得清晰,减轻视疲劳,反而有助于控制近视发展。不及时矫正,孩子长期眯眼、歪头看东西,视力下降更快。

误区二:“近视没关系,长大了做激光手术就行。”

真相:手术有适应症和风险,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高度近视带来的眼底病变风险依然存在。预防和控制才是根本。

误区三:“护眼灯/护眼产品能治疗近视。”

真相:没有证据表明它们能治疗近视。良好用眼习惯和户外活动才是关键。

三、家校联动,共同守护!

家长:请以身作则,减少在孩子面前刷手机的时间,营造良好家庭用眼环境。关注孩子用眼行为,及时纠正不良姿势。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定期带孩子进行专业视力检查。

学校:保证教室采光照明达标。合理安排课程和作业量。保障课间休息和户外活动时间。加强眼保健操的规范指导和监督。定期组织视力筛查。

孩子:自觉养成良好用眼习惯!认真做眼保健操。感觉看不清时,立刻告诉老师和家长!

明亮的眼睛,是孩子拥抱精彩未来的通行证。让我们守护视界,点亮未来。今晚就检查孩子书桌的灯光位置吧!周末带孩子去户外奔跑,让眼睛沐浴阳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