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很多人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总觉得没力气、爬几层楼就喘,脸色也没那么红润,去检查可能会被告知 “贫血”。其实从医学上来说,贫血就是咱们血液里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比正常标准少了;按原因分,常见的有缺铁性、巨幼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三种,其中缺铁性贫血,就得靠 “铁剂” 来帮忙治疗。今天就来聊聊铁剂怎么用、要注意啥。
一、先明白:铁剂为啥能治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里的 “血红蛋白”,就像给身体 “运氧气” 的小卡车,而铁,就是造这 “小卡车” 的关键原材料。
要是身体缺了铁,血红蛋白就造得少了,红细胞也会变得比正常小、颜色浅(所以缺铁性贫血也叫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这时候补铁剂,就是给身体补够 “原材料”,让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慢慢恢复正常,贫血的问题自然就缓解了。
二、常用的铁剂有哪些?
1.口服铁剂:最常用,方便又安全,比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富马酸亚铁,一般药店就能买到(但建议遵医嘱用)。
2.注射铁剂:不是首选,通常是口服吸收不好、或者急需补铁的人用,比如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得去医院由医生操作注射。
三、哪些情况需要用铁剂?
只要是 “缺铁” 导致的贫血,都可能用到铁剂,常见的有这几种情况:
1.长期慢慢失血,铁丢多了
比如女性月经过多、经常痔疮出血,还有消化性溃疡出血、感染钩虫病(钩虫会吸走肠道里的血),时间久了铁就不够用了。
2.身体需要铁变多,但没补够
像小朋友长身体的时候、孕妇(要给宝宝供铁)、哺乳期妈妈,对铁的需求比平时高,要是饮食里没吃够含铁的食物(比如瘦肉、动物肝脏),就容易缺铁。
3.肠胃吸收铁的能力下降
比如得了萎缩性胃炎、胃癌,肠胃黏膜受损,就算吃了含铁的东西,也没法好好吸收,时间长了就会缺铁。
4.红细胞被大量破坏,铁消耗快
像得了疟疾、溶血性疾病,红细胞被破坏得比平时多,制造新红细胞需要的铁也会增加,容易出现缺铁。
四、用铁剂要注意啥?
铁剂虽能补铁,但用的时候有讲究,不然可能不舒服甚至出风险:
1.口服铁剂别空腹,减少肠胃刺激
吃口服铁剂容易刺激胃,可能会恶心、呕吐、肚子胀,建议饭后或者两餐中间吃,能减轻这些不舒服的反应。
2.便秘、黑便别慌,是正常反应
吃铁剂后,要是铁没被完全吸收,可能会让大便变干(便秘),还会让大便变成黑色 —— 这不是出血,是铁剂的正常颜色,不用紧张,停药后就会恢复。
3.注射铁剂要警惕过敏
打注射铁剂可能会有局部刺激(比如打针的地方疼),还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发烧、起荨麻疹;严重的话,可能会心慌、血压下降,所以一定要在医院注射,方便医生及时处理。
4.小孩误吃铁剂超危险,必须严防
小孩要是不小心吃了 1 克以上的铁剂,可能会急性中毒,出现循环衰竭、休克,甚至胃黏膜坏死,特别危险!一旦发生,要赶紧送医院,医生会用 “去铁胺”(特效解毒药)来救,它能把体内多余的铁结合起来排出。
最后提醒:铁剂不是 “保健品”,不是觉得贫血就随便吃!先找医生查清楚是不是缺铁性贫血、缺多少,再遵医嘱确定吃哪种、吃多少、吃多久,避免补多了伤身体。平时也可以多吃点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瘦肉、菠菜,帮身体预防缺铁。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