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口呼吸会变丑”引起家长的关注。10岁的孩子焕焕(化名)写作业时会不知不觉张嘴呼吸,睡觉时还经常打呼噜。家长赶紧带孩子就诊,结果确诊为腺样体肥大。不少家长认为宝宝张口呼吸“萌萌的”,却忽视了这背后的隐患。
那么,到底什么是口呼吸?睡觉姿势真的影响颜值吗?发现孩子口呼吸该怎么办?一旦发现孩子有用嘴呼吸的习惯,应尽快就医,找到原因才能接下来对症治疗。
使用“封口贴” 先看鼻子是否通气
正常人呼吸时是用鼻腔呼吸,而口呼吸就是指用口腔呼吸。正常情况下,呼吸是通过鼻腔进行的,而口腔只在呼气量超出鼻腔的通过能力时起辅助呼吸作用。当口呼吸部分或全部取代了鼻呼吸,可称为口呼吸。“口呼吸”多发生在青少年甚至婴幼儿时期,主要表现是在睡觉的时候张口呼吸。
口呼吸为非正常状态,但口呼吸只是表面症状,真正要关注背后的疾病。在没有解决通气障碍前,如果盲目使用闭口贴、口腔矫正器,给睡眠中的孩子‘封上’嘴巴,要么无效,要么可能会出现缺氧甚至窒息。能不能用“封口贴”要根据口呼吸的原因来看。
特别提醒,有一部分孩子是因鼻塞导致的长期张口呼吸。存在通气障碍时就要先针对病因解决通气障碍,通气改善后,才能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封口贴、闭口贴、口腔功能矫形器等辅助纠正不良习惯。
腺样体肥大是口呼吸的常见原因
孩子长期张口呼吸由多种因素导致,一般可分为阻塞性口呼吸和习惯性口呼吸两类。阻塞性口呼吸是疾病状态,腺样体、扁桃体肥大以及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等鼻咽部疾病可致上气道狭窄、阻力增加,患者被迫用口呼吸,其中腺样体、扁桃体肥大这两种最常见。以上问题可以采用药物、手术、中药内服外治等治疗。如果是口腔及牙齿原因导致张口呼吸,也可以去口腔科就诊、训练。
扁桃体与腺样体是咽淋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是呼吸道防御细菌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反复受到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炎症刺激,就会引起儿童腺样体过度增生,阻塞气体通道。
口呼吸之所以会让人变丑,因此长期的张口呼吸会影响儿童颅颌面生长发育,造成鼻中隔偏曲、鼻翼萎缩、开唇露齿、鼻唇沟浅平等表现,也就是医生称之为的“腺样体面容”。此外,口呼吸时气流长期冲击牙齿,还会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咬合不良、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等牙颌畸形。
保守和手术疗均可取得效果
家长们常纠结到底是保守治疗孩子手术治疗?担心孩子检查出腺样体肥大,是不是一定要手术?目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都能有效改善当下的通气障碍,具体治疗手段,需要医生根据儿童的情况判断。中医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优势在于治疗不仅局限于腺样体本身,而是防治一体化干预,最终落脚于调理儿童的体质,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抵抗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通气障碍问题。
中医认为腺样体肥大主要是由于外因与内因造成,外因包括外感风寒和外感风热,内因主要是与饮食、情绪因素等有关,致病因素包括风、痰、热、瘀、虚,痰、瘀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且贯穿疾病始终。无论保守还是手术疗法,家长们都要注意调节孩子结构、生活习惯,才能让疗效持久,不易反复。
解决了鼻腔通气问题后,患者也可以尝试鼓气法、抿木棍法等改善口呼吸。“鼓气法”即鼓起嘴巴,保持住不要让嘴里的气体跑出来;“抿木棍法”即用嘴唇而不是牙齿,抿住小木棍,如吸管、筷子、雪糕棒等大小合适的长条都可以,保持住,如果别人可以轻易抽出小木棍就是不合格的。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