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母乳是母亲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是宝宝最好的营养来源。国务院制定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简称“新儿纲”)将“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强化爱婴医院管理,加强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母婴设施建设,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作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实施策略之一。新儿纲将推广母乳喂养纳入主要目标,对更好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母乳含有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6个月以后依然是婴儿能量和高质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早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制定通过了“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倡导在生命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实施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之后, 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需要,婴儿应获得营养充足和安全的辅助食品,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母乳喂养说起来简单,坚持下来却不容易。妈妈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和麻烦。特别是产假结束面临上班的职场妈妈,在坚持母乳喂养的道路上,不仅面临缺方法、缺场地的烦恼,更面临精力不足的困境。
儿保门诊上,一位妈妈向医生展示:一个大大的双肩包,里面装上一套吸奶器、两只奶瓶和几个母乳储藏袋,还有一些冰袋。这是她每天上班必不可少的装备。这位妈妈的工作单位没有母婴室,没有冰箱,“吸奶就像打游击一样,背回去的奶经常变质”,说到这心酸的背奶经历,张女士感慨“实在艰难”。
像张女士一样的“背奶妈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她们在生完宝宝没多久就要重返工作岗位,面临是否还能够继续母乳喂养的选择。有些妈妈觉得做一个职场背奶妈妈太辛苦,不如趁机断奶。实际上,只要条件允许,学会正确、科学的方法,合理规划好亲喂和吸奶的时间与频率,职场妈妈也一样可以坚持母乳喂养。
职场妈妈该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1.做好上班背奶准备
物品准备:吸奶器、储乳袋、冰袋、可携式保温箱、防溢乳垫。
学习正确的挤奶手法或吸奶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习乳汁的正确储存方法。
乳母上班期间,可采取间接哺喂即瓶喂母乳方式。可在产假结束前2周左右让宝宝适应奶瓶,这一过程最好由宝爸、祖辈父母等其他家庭成员来操作,宝宝的接受度会更好些。
让宝宝提前适应妈妈上班后的生活:调整喂奶及作息时间,在妈妈早上上班前、中午/下午下班后、晚上睡前、夜间各哺乳一次。这样的哺乳节律便于维持母亲泌乳,实现持续母乳喂养。
2.正确使用吸奶器
吸奶在工作场所首选母婴室或休息室,若条件不允许,建议寻找能放松身心且相对隐秘处,参照哺乳时间,约2~3小时吸一次,每次尽量吸软两侧乳房。
吸奶器是通过连接乳头给乳房表面施压,使乳汁流出,如果长期过大力度和过长时间使用吸奶器,会导致乳头敏感度降低,刺激并伤害乳房。因此,妈妈用吸奶器吸奶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乳头和乳房大小的吸奶罩。
在吸奶过程中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包含好,防止漏气,因为漏气的话会造成吸力不足,使吸出的奶量变少。但吸奶器不是吸力越大出奶越多,因为吸的力度大反而容易将较细的乳腺导管堵住,吸力大适合乳腺导管通畅的妈妈。如果吸奶器不容易吸,而乳房又胀得厉害,建议妈妈轻轻按摩乳头,轻轻地吸。
若超过半小时还没吸完,排除吸奶器的问题,就是乳腺导管堵塞导致乳汁排流不畅。这种情况建议多让宝宝吸吮,自己轻揉乳头,或者找有经验的医生疏通乳腺导管。
3.正确保存乳汁
适逢炎夏,如何保存乳汁,是背奶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吸出母乳的保存条件和允许保存时间参照下表:
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
无论室温、冷藏或冷冻保存母乳,均需使用一次性储奶袋或经严格消毒的储奶瓶,不使用玻璃瓶,以防冻裂。保存母乳时要详细记录采集和存储奶日期。
冷冻保存的母乳,使用前先放至冰箱冷藏室解冻,但在冷藏室不要超过24小时。解冻后的母乳不宜再次冷藏或冷冻。
冷藏保存的母乳使用前,先将储奶袋(瓶)置40℃左右温水中加热,再倒入喂奶奶瓶。
母乳是妈妈送给宝宝最好的礼物,无法重来也无可替代。我们陪宝妈们一起“把爱背回家”,让37℃的爱陪伴宝宝健康成长!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