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但是,
你真的了解胆结石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饮食习惯和结构快速改变,
患胆结石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
当在体检时发现胆结石,
大家都会紧张地问医生:
我怎么会得结石?
如果胆结石没有症状,
需要马上手术吗?
胆结石,又称胆石病,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
按发生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或者上述多部位同时并发,其中胆囊结石占全部结石的50%左右。
临床表现:
以右上腹胆性绞痛、黄疸和发热为三大主证,其疼痛往往于夜间、饱餐后或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发作,疼痛可向右肩或右肩胛部放射。一般女性多于男性,以40岁左右成年人居多,少见于儿童。本病属于中医学“黄疸”、“胁痛”、“胆胀”等范畴。
胆结石的治疗:
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手术治疗、内镜治疗、药物溶石治疗等。治疗原则是尽量取尽结石、解除胆管狭窄及梗阻、去除结石部位和感染病灶、恢复和建立通畅的胆汁引流、防止结石复发。通常对于症状较轻、初次发作、胆管不完全性梗阻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待病情好转或急性发作后行择期手术。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结石患者,首选手术治疗。
中医:
中医治疗胆石症主要还是辨证论治,也就是四诊合参,结合舌脉症进行个体化的诊疗,如有胁肋胀痛、急躁易怒、舌红、脉悬,这些一般都认为属于肝气不舒,可以用柴胡疏肝散这一类的加减治疗。如果有胁肋胀痛,又兼有口气比较重,面红、舌红,舌苔比较黄腻,脉比较滑,这种一般认为是湿热的,表现湿热中阻、肝胆湿热,会用茵陈蒿汤加上四君子汤加减来治疗。
胆石症有的病程会比较长,所以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会有各种变证,也会有一些兼夹证,如肝气瘀滞的患者,可能会夹有湿热。还有一些脾胃虚弱的病人,可能会夹有脾虚、脾湿。
典型病例:
青年女性。多年不吃早餐病史,食欲不振,不喜油腻,右边胁肋处长期隐痛,乏力疲惫,午后低热3个月,自行治疗未见疗效。随后到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中医科诊治,舌苔薄黄,脉弦细,辨证为肝郁脾虚兼阴虚火旺。给予龙胆泻肝汤加知柏地黄汤加减。期间每周来医院根据病情调整方药,2个月后,复查B超,显示结石消失。
中医治疗胆石症有悠久的历史,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今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使中医对胆石症的认识更加深入,治疗方法不断扩充,疗效显著提高,为众多患者消除了病痛,免除了手术之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友情提示:
胆结石是常见的胆囊疾病,大多和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不会带来明显的身体伤害。预防有章可循:
1、饮食有规律。早餐不可不吃,有规律地进食,按时一日三餐。
2、合理饮食。改变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体重。
3、多喝水。
4、加强运动,预防肥胖。
5、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