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我该怎么办?

近年来,全球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加。甲状腺癌在中国已成为发病率靠前的癌种,其中以女性病人增加最为明显。据统计,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 4位,并且将以每年 20%的速度持续增长。

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但总体死亡率较低,预后良好,10年生存率超过90%。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主要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髓样癌 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为常见。而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癌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大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进展缓慢,预后较好,经规范化综合治疗后可达到临床无瘤状态。

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后,治疗通常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手术切除,第二步是根据复发危险层度决定是否需要行术后的放射性碘治疗,第三部是TSH抑制治疗。

手术治疗是DTC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能否根治性切除是 DTC患者预后的重要相关因素,即便 DTC存在远处转移,手术切除也是放射性碘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所有患者均需在术后进行疾病复发风险分级,根据术中病理特征如病灶残留、肿瘤大小与数目、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将患者复发风险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低危组通常不需要行术后的放射性碘治疗、中危组通常需要行放射性碘治疗,高危组强烈建议行放射性碘治疗。

什么是放射性碘治疗呢?

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摄碘功能,因此,病灶可以聚集碘131,通过β射线的辐射生物效应,发挥治疗作用。放射性碘治疗的目的主要有三种,一是清除手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二是清除手术后影像学无法证实的可能存在的转移或残留病灶,三是治疗手术后已知存在的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或远处DTC转移灶。由于放射性碘治疗是一种辐射照射的治疗方法,因此治疗前后有一些注意事项:治疗前要低碘饮食,停用左甲状腺素至少2-4周;治疗后适当减少食用高碘食物,均衡摄入营养物质,同时要坚持锻炼,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出院后要进行必要和恰当的生活隔离。                        

接下来就是TSH抑制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是TSH依赖性肿瘤,在术后应用左甲状腺激素,将TSH抑制在低于正常范围。这样一方面可以补充手术造成的甲状腺激素的缺乏,另一方面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显著减少甲状腺癌复发,改善患者预后,是DTC术后治疗不可或缺的一环。

TSH抑制治疗的目标是多少呢?

术后期,也就是手术和(或)131I规范治疗结束后的1年之内,根据初始复发风险分层,TSH抑制目标为高危患者控制在小于0.1mU/L,中危患者以及Tg值较低的低危患者控制在0.1-0.5mU/L,其他的低危患者控制在0.5-2.0mU/L。随访期,也就是手术和(或)131I规范治疗结束后的1年后,根据TSH抑制治疗副作用风险以及对治疗反应的双风险评估,将患者的TSH抑制目标控制在小于0.1mU/L,或者0.1-0.5mU/L,或者是较为宽松的0.5-2.0mU/L。(注意:及时复查,请专业医师根据病情制定目标)

怎么样来进行TSH抑制治疗呢?

首选口服的左甲状腺素钠,对已清除全部甲状腺的DTC患者,抑制治疗的LT-4剂量平均约为1.5~2.5μ?kg?d,对于50岁以上的患者如无心脏病及其倾向,初始剂量为50μg/d;如患者有冠心病或其他高危因素,初始剂量为12.5~25μg/d,甚至更少,最终剂量的确定有赖于血清TSH的监测,动态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以达到TSH抑制目标。服用左甲状腺素有一些注意事项,每天服药一次,空腹顿服,最好在早餐前一小时服用,也可在早餐前半小时或睡前服用。同时要避免与影响左甲状腺素吸收的药物如氢氧化铝、碳酸钙、硫糖铝、硫酸亚铁或食物纤维添加剂等同时服用,如需使用,要间隔4小时以上。

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应进行长期随访,尽管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死亡率较低,但是约23%的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2/3发生于术后10年内,颈部超声及甲状腺球蛋白等检查检验指标可以判别患者是否存在肿瘤复发或转移,因此需要进行长期随访。                                                               

总之,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主要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大部分进展缓慢,预后较好。DTC治疗方法分三步: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TSH抑制治疗。甲状腺球蛋白及颈部超声检查等可以判别患者是否存在肿瘤复发或转移,因此DTC患者需要进行长期随访来维持最佳的健康状态。

甲状腺癌不必慌,规范治疗护健康!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