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骨关节炎是一种因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异常、关节畸形等因素引起的关节退行性病变。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 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 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滑膜病变等。

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1.关节疼痛及压痛: 这是骨关节炎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疼痛在各个关节均可出现, 其中以人体活动最频繁膝关节、髋关节、手关节 “三” 大关节最为常见。2.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髋、 膝关节。晨起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 俗称晨僵, 活动后可缓解。 患者在疾病中期可出现关节绞锁, 晚期关节活动受限加重, 最终导致残疾。关节绞锁是指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被卡住,不能伸屈的情况,这时通常有突然的疼痛,一般休息一下,自己轻微活动可以恢复。3.关节畸形,关节肿大以指间关节骨关节炎最为常见且明显。4.骨摩擦音 : 常见于膝关节骨关节炎。5.肌肉萎缩: 常见于膝关节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被认为是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由于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症的流行,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正在上升。好发于中老年。全球65岁以上的人群,骨关节炎的患病率超过50%。我国对于40岁以上人群的流调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 增加骨关节炎患病率基本曾直线上升的 趋势,大约在65岁达到患病高峰。我国(40岁以上)总体患病率已高达46.3%,患者人数约为2.56亿。骨关节炎导致的疼痛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和生活负担,对于整个社会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因此不论在个人还是社会层面,骨关节炎对公共健康影响巨大。我国骨关节炎未来情势严峻,关爱骨关节炎患者刻不容缓。

基础治疗适用于所有骨关节炎患者,包括患者教育、运动、物理、行动支持治疗。若病情加重,则开始药物治疗,若病情进一步加重,在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的前提下进行手术治疗。今天我们主要科普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

第一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骨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局部外用药物和全身应用药物。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优先于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因为二者疗效相当,但外用药物全身吸收少,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但是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国家指导原则对于膝部、髋部和手部骨关节炎的推荐程度不同,如膝关节骨关节炎推荐首选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类药物,因此需专业医师评估是否优先使用外用药物。对于中重度疼痛可联合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同时要评估治疗风险,比如胃肠道风险脑、肾、心血管疾病风险。根据具体情况在选择不同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第二类是镇痛药物,国家指导原则对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类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者, 可使用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与阿片类药物的复方制剂或阿片类镇痛药物。 但是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成瘾性发生率相对较高, 且为国家管控的药品,如有必要需在医师指导下谨慎规范使用。

第三类药物是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可有效缓解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主要有以下4类:

1.糖皮质激素:短期缓解疼痛效果显著,在骨关节炎患者中,有条件地推荐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优于其他药物的关节内注射,因为糖皮质激素注射有效性的证据比其他药物的质量要高得多。但反复多次应用激素会对关节软骨产生不良影响。建议每年应用最多不超过2~3次, 注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3~6个月。且指导原则对于不同部位关节炎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推荐程度不同,因此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治疗。

2.透明质酸,也就是玻璃酸钠:可改善关节功能, 缓解疼痛, 安全性较高, 可减少镇痛药物用量。但其在软骨保护和延缓疾病进程中的作用尚有争议。

3.医用几丁糖:可作为关节液的补充成分, 减缓关节炎进展, 减轻关节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

4.生长因子和富血小板血浆:作用机制及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对有症状的骨关节炎患者可选择性使用。

第四类为对于缓解骨关节炎症状的慢作用药物如双醋瑞因和氨基葡萄糖。指导原则中该类药物对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尚存争议, 对有症状的骨关节炎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择性使用。

第五类是抗焦虑药物。可应用于长期持续疼痛的骨关节炎患者,可在短期内达到缓解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目前,尚需进一步的远期随访研究证明其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因此骨关节炎需个体化评估患者,行最佳治疗方案。

最后划重点:对于骨关节炎,要早期干预,实行阶梯化治疗。对患者的教育,运动治疗等是骨关节炎治疗的基础。至于药物治疗,推荐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膝关节骨关节炎首选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于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治疗后及时重新评估。若病情进一步加重,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与阿片的复方制剂、阿片类药物。但是阿片类药物为国家重点管控的药品,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谨慎规范使用。此外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短期缓解疼痛效果显著,建议每年应用最多不超过2~3次, 注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3-6个月。所用药物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