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四季的特点,同时也是我们养生所要遵循的原则。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动物蛰伏不出,植物落叶入于地,将生机藏于大地之中。人体也是如此,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出汗减少。立冬在即,冬季养生必不可少。整体而言,冬季养生“以藏为先,以补为法”。“冬藏”藏的就是阳气。冬季日照时间短,自然界中阳气减少。人体要对抗严寒,体内的阳气损失增加,所以必须设法把我们的阳气尽量保存好,以减少阳气消耗,这就是“冬藏”的意义。“冬补”则是通过饮食等调养,增加体内的阳气,从而进一步抵抗严寒,顾护身体。
冬藏之一·藏身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三月的起居活动应该是早卧晚起,多睡眠少运动,减少热量的损耗,保护阳气。早睡,顺应阳气收藏,以养脏腑之气。晚起等待日出,则可躲避严寒,以防伤阳。同时要注意身体四暖,即头暖,背暖,腹暖和脚暖。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同时,寒冷的冬季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受寒会导致咳嗽、哮喘等。因此,冬季注重身体的保暖,有助于防护上述疾病。
冬藏之二·藏精
精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我们体内所有精微物质的总称,包括生殖之精、气、血、津液等。这些精微物质对人体极为重要,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冬季保养好这些精微物质,不仅有利于维护健康、防止病邪侵袭,而且可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冬季藏精防止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耗散。因此要避免大运动量的锻炼或工作,因为劳则耗气,同时大量出汗也会耗气伤津。但并不是主张冬天不锻炼,而是应注意两点:一是不主张太早晨练;二是不能运动到“汗流浃背”。应循序渐进,运动有度,不能骤然运动,避免大汗淋漓,锻炼后及时擦干汗液,着干燥衣物。
冬藏之三·藏神
为保证冬季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活动不受干扰,精神调养首先要求精神安静。为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中有“冬三月,此为闭藏……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之说。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同时还要加强自我调适,养精蓄锐,这样才有利于来春阳气的萌生。
冬补
根据冬季的气候与人体关系的特点,冬季食疗养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固护阳气”的调养原则:宜多食甘辛温热、滋阴潜阳的食物,增加热量,以养肾御寒;宜“增苦少咸”,以补心强肾。
宜食:狗肉、羊肉、鹅肉、鸭肉、猪肝、羊肝、牛肉、海参、海带、鱼、虾、牡蛎、紫菜;大头菜、莴苣、糯米、大豆、红薯、萝卜、韭菜、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苹果、橘子、樱桃、榴莲、猕猴桃、核桃、栗子、荔枝干;黑木耳、黑芝麻、醋、红茶、红参、黄芪、当归、制首乌、龙眼肉、红枣、枸杞子、鹿茸、冬虫草、肉苁蓉、杜仲、巴戟天、肉桂、丁香等。
忌食:寒凉生冷食物,以免助寒伤阳。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