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冬天的水与夏天的水有什么不一样?不都是H2O吗?

在看诊时经常会遇到患者提出:“大夫,给我们加上味止咳的中药”;“大夫,你开的这个方子哪个药是退烧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首先,中医方剂的作用不是药味叠加的总和,不是1+1=2的关系。就比如,再高明的中医大夫一生中,所习惯用的中药也就百十来味,这百十来味中药不论什么病也就颠来倒去地用,如果照单个药物的成分、功效去理解,就把这百十味中药一样抓一点儿、一样抓一点儿凑在一起,一块煎煮了喝,那岂不是就可以百病皆治,个个长命百岁,个个可以活成千年老妖?!所以,方剂不是靠西医药理的药物成分、药物功效,而是靠“理”,是用理来做支撑的。

我们暂且不提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单就中药而言,我们的中医教育也有了偏差。我在大学时的中药课本通篇就是讲中药的功效主治,而离开了中药原本的四气五味、五苦六辛。所以,见过那么多所谓治癌名中医大讲特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龙葵、白英、石见穿、拔契等中药的西医药理作用、成分组成等是如何如何抗癌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药讲究的是药性。《 汉书·艺文志》 云: “ 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 量疾病之浅深, 假药味之滋, 因气感之宜, 辨五苦六辛, 致水火之齐, 以通闭解结, 反之于平。 ” “ 因气感之宜” 是讲药物的性能受天地阴阳五行之气的感应, 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比如,现在夏天遇上孩子生痱子,虽算不上是病,但易反复发作,一年夏天有热痱子,下一年还会犯,孩子和家长都挺遭罪的。西医对此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能找到我这儿,也基本上是什么金银花水洗澡啊,蚂蚱菜(马齿苋)煮水外涂啊等等之类的偏方,用遍了没啥效果的。而我的方子很简单,但却要拖到来年才能用,就是到冬天收集一瓶干净的雪水,密封贮存,放到夏天给孩子涂痱子,立竿见影,而且以后夏天也不会再犯,此法屡试不爽。这个方子不是哪本药理书上讲的,只是我奶奶在我小时用的土办法而已。西医怎么解释?药理又怎么解释?冬天的水与夏天的水有什么不一样?不都是H2O吗?但,我们老祖宗的中药能解释,这就是中药的药性,同样是水,冬天的雪水就是用它感受自然的寒凉之性治愈夏天痱子的毒热,可见,中药是蕴含着所感受的天地阴阳五行之气的。所以,你也就可以理解古时熬中药用水为有河水、井水、雪水、甘澜水等等的讲究区别,以及讲究道地药材的缘由了。

“ 辨五苦六辛” ( 五、 六之说也源于五运六气) 是辨药物的阴阳五行属性。这是从中华文化天、 地、 人、 物大一统的观念建立的理论。现在的中药药理学与西药一样只讲有效成分, 只讲物质的结构功能, 不再重视药物的气味厚薄、 升降浮沉、 归经等性能, 中药成了西医理论指导下的天然药物。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就像人参啊、虫草啊之类名贵中药材,现在市场上是什么破壁技术啊,打粉装胶囊啊,但是请想一想,假如我们手上有很高级的茶叶,高级到是古时进贡皇上的贡品,那我们怎么对待这个茶叶,是不是还是冲泡着喝,而不是把这茶叶打成粉吃了或是装成胶囊吃了啊。为什么?道理很浅显,我们喝的正是茶叶的清轻之性啊。那为何放到人参、虫草等等身上就糊涂了呢?我们取的一样是他们的药性,取得是他们身上所吸收的日月精华、天地之律的清轻之气。

所以,我常常觉的,生于天地之间的一味味中药是有灵性的,就如人精神层面的气质,每一味中药都是有她独特的性情的。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