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捉“谣”记 | 手机和电脑壁纸换成绿色,能预防视疲劳?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紧急救护现场,往往形势复杂、情况多样,极有可能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威胁施救者和患者生命安全。“环境安全”是施救者实施现场救护的“基础”,只有确保环境安全,正确防护,才能避免伤害,有效救助他人。
一、现场环境风险因素有哪些?
(一)主要风险因素
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以下内容:交通事故中受损的汽车发生起火、爆炸或再次倾覆;脱落的高压电线或其他带电物体;化学物质、腐蚀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泄漏;发生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海啸、雷电等;地面湿滑,有磕绊的杂物或锐利的金属和玻璃等;地震后的建筑物倒塌,余震的发生;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其他危险因素,如酷暑或严寒,存在毒蛇、野蜂等伤害人的动物等。
(二)暴露风险因素
救护人员在施救过程中有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或各类病原体,未防护或未规范防护均会造成暴露感染的风险。
(三)暴力威胁风险因素
主要包括:精神障碍患者、醉酒者因自控力差,容易对救护人员造成身体伤害;施救者的救护行为不被患者或家属认可理解,从而发生对施救者的辱骂、伤害等安全事件。
二、如何做好现场安全防护?
施救者在参与救援之前,首先要评估环境的安全性,通过眼看、耳听、鼻嗅等方法对患者所处环境进行全面观察、评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施救。
(一)表明身份,取得配合
正面接触患者,向患者或者亲友表明身份,说明急救意图,取得其同意和配合后再施救。
(二)安全防护措施
戴防护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面屏等,避免血液、体液喷溅污染;关闭受损汽车的发动机,防止起火爆炸;同时拉起手刹,防止车辆滑动;在车后位置放置警示标志;抢救触电者时,首先安全切断电源;室外遇雷雨天气时,应注意避开高压线、大树;在极端气温下,要注意防暑或保温;如现场环境不安全,或施救者不能通过紧急措施使环境变得安全,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安全环境后施救;如遇到不能排除的危险,施救者应在安全区域报警求助,争取专业救援人员支援。
三、标准防护
(一)定义
标准防护措施是针对患者和救护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视为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需要隔离。救护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或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既要预防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又要预防非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同时强调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在患者与救护人员之间双向传播。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空气、飞沫隔离等隔离措施。
(二)相关要求
主要包括:标准防护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操作的全过程;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能感染传染病均应采取标准防护;根据暴露的风险程度、疾病的传播途径,选择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重视并落实手卫生。
口罩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 4 小时,KN95或 N95以上的口罩在接触经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时最好每 4 小时更换,持续使用时间为 6至 8小时;施救者在救护时不慎划破自己的皮肤,或是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溅入眼内,要立即进行彻底的局部冲洗,并尽快就医,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救治患者使用过的有关用品、施救者摘脱的防护用品及沾染患者血液、体液、呕吐物的物品,应置于密封塑料袋内或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收集,交予 120 急救人员随车带走处置或放置于院内医疗废物桶内,由专业机构集中转运进行无害化处置。
(三)个人防护装备选择使用与注意事项
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于施救场所引发严重伤害和疾病危害而穿戴的设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医用帽子、隔离衣等。在选择PPE 时,要考虑预期暴露类型,可能的病原体传播方式,以及针对施救工作所使用 PPE 的耐用性、适用性与合身性,注意科学、适度、规范使用原则。
注意事项: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操作时,建议佩戴医用口罩;进行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的操作时,如接触患者伤口、处理污染的物品时,需戴手套;施救者有手部皮肤破损时需戴双层手套;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施救者面部时,应佩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护目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污染施救者身体时,应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实施人工呼吸时,选择使用一次性呼吸防护膜或呼吸面罩。
(四)手卫生
接触患者之后,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或污染环境表面之后,摘脱个人防护装备时,需加强手卫生;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可选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剂或醇类复配速干手消毒剂,或直接用 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再消毒;每次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应按照七步洗手法反复揉搓至少15 s。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