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什么是钙化上皮瘤?
钙化上皮瘤是一种起源于毛母质细胞的皮肤良性肿瘤,故又称为毛母质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儿童和50岁以上成人中发病率最高,是儿童皮肤最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之一。钙化上皮瘤常发生于头面部,其次为上肢、颈、躯干及下肢,耳前区是其多发部位,通常单发,也可多发。因肿块内部钙化导致其质地坚实、形状不规则(表面欠光滑),表面皮肤多正常或呈淡蓝色,部分可以与皮肤紧密黏连,但肿块基底活动度好。钙化上皮瘤多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直径多不超过3cm,外伤可导致钙化上皮瘤破溃,合并感染时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甚至破溃渗脓等症状,肿瘤恶变率低。
钙化上皮瘤的治疗方式
作为良性肿瘤,钙化上皮瘤除对局部外观产生影响外,对患儿全身健康影响不大,所以钙化上皮瘤确诊后,对于手术有顾虑的家长可以选择暂时随访观察,期间注意肿块有无进一步增大或合并感染。但钙化上皮瘤无保守治疗方法,其对药物治疗或激光均无效,手术切除是治疗钙化上皮瘤的首选和唯一办法。尤其对于面部的钙化上皮瘤,如肿物增大或者继发感染均可能导致局部瘢痕明显,影响美观,所以建议在瘤体较小时尽早手术切除,减少损伤。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