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1.气温骤降:冬季区别于其他季节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气温较低,低温对人体的刺激是多方面的。在较低的气温下,我们人体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导致心率加快;寒冷还会刺激血管收缩,造成管腔狭窄,血液对血管内壁的压力更大,造成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大,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增加。研究显示,当室外温度>5℃时,气温每降低10℃,收缩压升高6.2 mmHg,而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心血管病相关的死亡风险增加21%,冬季发生心血管病死亡风险较夏季增加41%。
2.天气干燥:冬季的空气通常较干燥,人们饮水也不如夏天积极,水分流失引发血液黏稠度增高,增加了心脑血管的风险。
3.空气污染: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区,采暖会燃烧大量的燃料,遇到无风的天气状况易产生雾霾等空气质量下降的情况。国内外的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如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增加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住院及死亡风险的增加,且短期暴露即可产生显著关联。研究显示,PM2.5每增加10ug/m3,脑卒中的急性发病风险增加0.37%,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风险增加0.26%。
4.病毒感染:流感、新冠、水痘等呼吸道传播疾病在冬季高发,对于有“三高”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容易加重病情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5.冬季日照时间缩短和紫外线强度减低,维生素D储存减少,可能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压上升,冬季维生素D减少也能造成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刺激血管平滑肌生长从而增强血管收缩性,引起血压增高。
生活方面:
1.饮食不均衡:在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人们会不自主地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还有“冬至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冬季一般处于岁末年终的时节,各种年节庆典活动也增加了放纵饮食的机会,不但容易摄入高油高糖食物,还容易暴饮暴食。高油高糖会让人体的血糖、血脂水平增高,进一步加重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暴饮暴食也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进一步增高。
2.生活习惯的改变:季节转变,很多生活习惯也会随之改变。比如上述冬季饮食习惯的偏好。另外,冬天人们运动的意愿也会下降,毕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很难做到的,室外的严寒和冰雪令户外活动难以进行,运动频率随之直线下降。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日常规律的作息也容易被打乱,参与聚会、守岁以及棋牌等娱乐活动可能会经常熬夜,这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3.情绪波动:冬季日照减少,容易诱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另外在节日期间,由于家庭聚会、棋牌娱乐等活动也让人更容易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情绪激动,以及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都是新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总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由环境因素和个人生活习惯共同影响所致。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