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七岁的豆豆是一位文静、漂亮乖巧、懂礼貌的小女孩,在妈妈眼里豆豆还是一位细心敏感的孩子,她会感受到妈妈脸上细微的变化,会做妈妈喜欢的事情让妈妈开心,甚至有时会委屈自己。妈妈对豆豆是严格要求,希望抓住发育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习惯,受益终生。豆豆做事情之前总要事先征得妈妈的同意,妈妈的微笑是豆豆最最喜欢的。作为全职妈妈,孩子的顺利成长是妈妈关注的焦点。
春天,小草发芽了,明媚的阳光照耀大地。妈妈带豆豆到公园玩,一不小心沙子吹进了豆豆的眼睛,豆豆用小手把眼睛揉了几下,又和妈妈玩起来。第二天早晨妈妈发现豆豆的眼睛有点肿,不停得眨呀眨,妈妈有些紧张带她到眼科门诊检查有轻微的结膜炎,开了眼药水。一周后豆豆频繁眨眼的动作没有丝毫减轻,妈妈很焦急,到眼科复查结膜炎已经完全好了,眼科医生建议到儿童心理科看一看。妈妈很疑惑带豆豆到一家资深医院儿童心理门诊,诊断为“暂时性抽动障碍”。
暂时性抽动障碍是抽动障碍的一种较轻的类型,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国内报道发生率为1~7%,表现为身体各部位肌肉突然、快速、不自主反复收缩运动,表现眨眼、吸鼻、皱额头、耸肩等动作。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转换成慢性抽动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征,容易并发强迫症、情绪障碍等多种疾病。豆豆为眼周肌肉不自主收缩,表现为频繁眨眼睛。
抽动障碍是一种多病因疾病,主要原因:
1、遗传因素:家族中父母或其他长辈有类似表现,较频繁眨眼睛、清嗓子或者面部抽动。
2、精神因素:家庭生活中不愉快的事件,学习负担过重,父母亲过度保护、期望过高、过度干涉、经常训斥,易诱发加重儿童抽动症状,孩子长期处在高压下,而儿童本身比较敏感、紧张易导致症状波动反复,病情难以控制。
3、躯体因素:抽动可以起始于躯体局部疾病刺激而诱发。比如结膜炎、鼻炎、咽炎;或者发热之后出现抽动症状。
4、摄入零食过多,零食中含有食品防腐剂、色素、膨化剂,吃过多的巧克力或者碳酸饮料的影响。
根据豆豆具体情况分析:结膜炎是诱发因素,现在已经痊愈不再做特殊处理;压力过大是抽动症主要因素,加上豆豆本身性格敏感,易受周围的影响,特别容易承担身边重要他人的情绪,比如父母、她在意的老师的情绪影响。由于豆豆症状持续时间短,选用心理咨询加情绪疏导和饮食指导等非药物综合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妈妈发现自己对豆豆要求过于严厉,给孩子造成过多的精神压力,胆小敏感的豆豆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将压力长期积压在心中。父母是孩子永远的港湾,当孩子有情绪时要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压力长期积聚,同时促进孩子更好适应社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可以分三步进行,七个字“谈情说爱想办法”。
1)“谈情”:和孩子一起认识此时此刻的情绪,是孩子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情绪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孩子高情商(情绪智商)的基础。“妈妈看到你流泪了,你很伤心,对吗?我可以抱抱你吗?或许抱抱你你的心情会好一些。” “你很生气,因为我看到你在不断摔枕头。你可以生气,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这样的对话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读懂自己的情绪。有一些小孩子可以应用表情图谱的指认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小孩子回家后妈妈看到情绪低落,问“宝贝,今天你的心情是和那一张图一样?”孩子很认真地看过每一个表情停留在一张图上。“是难过,对吗?”孩子点点头,图片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信息读懂自己的情绪,当然大孩子和成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认识和觉察情绪。
2)“说爱”:父母通过自己喜欢、习惯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注。比如:看到你生气我很心疼;来,我抱抱你;你哭吧,我陪着你……
3)“想办法”:待孩子情绪平稳之后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孩子感觉到困惑或挑战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孩子想玩秋千,但秋千上有小朋友玩了很久没有下来,孩子着急的哭了。亲爱的家长朋友如果你们的孩子遇到类似情形你会如何引导孩子想办法呢?等待、商量、交换、另找乐子、两人一起玩……
以上方法既安全有效释放压力和情绪,又收到父母的关爱,又引发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成长过程抓住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根据儿童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游戏法、比赛法、讲故事、奖励小粘贴等方法,在尊重引导孩子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在发展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还有一点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全职妈妈相对时间充裕一些,同时也有比较大的压力,因为孩子成长也是妈妈价值感的主要体现。通常如果孩子身心健康出现一些状况妈妈最容易有自责、内疚、失落,所以全职妈妈也需要更多的支持系统,需要倾诉、理解和鼓励,特别是爸爸的理解。妈妈情绪稳定了就容易比较放松的带孩子,给孩子营造温暖安全的生活环境。
我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妈妈爸爸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心理咨询,经过2个月心理咨询后豆豆的频繁眨眼的动作消失了,最大的进步是豆豆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主动与与妈妈商量。焦急的妈妈露出欣慰的笑容,因为豆豆变得自信了,成功的走出人生的一步。
有时候身体的不适是心理压力的外在呈现,读懂症状背后的信息和提醒,可以更好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