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成员知多少

水是生命之源和健康之本,安全的饮用水是事关民生的重要公共健康资源,随着水环境的变化以及科技的发展,对饮用水中污染物及其健康风险的认知也不断提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3月15日联合发布了生活饮用水新标准(GB5749-2022),并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中增加了高氯酸盐、乙草胺、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4项指标,那么这4项指标对我们安全饮水有什么影响呢?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高氯酸盐  高氯酸盐是一类有毒化学物质,多数具有稳定性高、易溶于水、难降解等特点,主要应用于烟花爆竹和航天燃料中的氧化剂、汽车安全气囊爆炸填充物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高氯酸盐与人群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高氯酸盐可以影响甲状腺正常的功能、代谢和发育,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尤其对孕妇及其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威胁更大。一旦婴幼儿体内的高氯酸盐过量,儿童会出现智商偏低、学习障碍、发育迟缓、多动症、注意力分散,甚至会出现弱智等症状。

乙草胺  乙草胺属芽前除草剂,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使用历史,近年在我国使用量逐渐上升,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广泛用于玉米、棉花、豆类、花生、马铃薯、油菜、大蒜、烟草、向日葵、蓖麻、大葱等。水源污染是造成饮用水中出现乙草胺的主要来源。 

乙草胺虽然属低毒除草剂,但具有明显的环境激素效应,能够造成动物和人的蛋白质、DNA 损伤,脂质过氧化,对低等脊椎动物、浮游生物、中小型环节动物表现出较强的急性毒性。

2-甲基异莰醇与土臭素  

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这两个指标是原标准中资料附录中规定指标,新标准把它们升级到了扩展指标。虽然它们本身没啥毒性,但极易造成自来水嗅味问题,研究表明,当水体中浓度超过嗅阈值(10ng/L)时可导致饮用水产生令人极为敏感的臭味,影响水体感官。老百姓经常说的某些水产品中有股子土腥味,大多数都是这两个指标造成的。

感官性状指标往往是公众判断饮用水安全与否的最直接感受,这2项新增指标体现了新标准强化管控了饮用水感官性状的要求,不仅让公众喝水更安全,也让公众喝水更可口。

上述四项指标的新增展示了新标准的主要变化特点之一是关注风险变化和感官体验,体现了我国污染物健康效应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提升了对饮用水的口感要求。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