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为啥咱家宝宝就主打一个夜醒频繁?宝宝睡不好 ,全家都烦恼。 来来来 ,本文传授您睡眠天使养成术 ,让我们一起打赢这场自主入睡攻坚战!
儿童的睡眠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小婴儿在刚出生时睡眠并没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3 ~ 4 月龄之后,在外界光 、声音 、喂养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逐渐与外部世界越来越同步 ,睡眠的昼夜规律初步形成。因此,从 3 个月~5 个月开始就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规律的作息,以及良好的自主入睡能力。到 1岁左右时,会形成相对稳定的作息规律 ,即长时间的夜间睡眠和白天 1 ~2 次短暂的小睡模式。1 岁以内婴儿的睡眠昼夜规律可参考下表。
一、宝宝夜醒频繁我们要考虑什么原因呢?
1、最常见原因:入睡依赖( 奶睡、抱睡等), 自主入睡能力差。
2、 营养元素缺乏:钙缺乏 、维生素 D 水平缺乏、铁缺乏等; 这要去医院明确诊断 ,对症处理。
3、 疾病原因:鼻炎、鼻塞 ,消化不良 ,肠胀气、肠绞痛 ,湿疹、皮炎,中耳炎等; 这也需要对症下药 ,解除病痛。
4、特殊时期: 出牙 ,更换新的生活环境或照养人等因素 ,孩子需要有个适应过程。
二、如何培养自主入睡?
抱睡只适用于小月龄宝宝。3-4 个月之后即应该逐渐培养自主入睡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夜里浅深睡眠交替的时候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 ,实现长时间的夜间睡眠。
1、如果有需要奶睡、摇睡的宝宝需要先让安抚降级,先允许有一周的时间抱着轻拍睡再培养自主入睡。同时,建立相对固定的睡前仪式,如洗澡,做好抚触,穿睡袋,进到卧室,讲一个温柔的故事等。
2、当我们决定开始培养自主入睡,完成睡前仪式后,陪孩子一起躺下,然后有节奏的拍宝宝的身体,宝宝哭闹,我们可以给与白噪音。如果孩子哭闹不止我们可以抱起适当安抚再放下 ,但是要确保孩子睡着的一瞬间身体是在床上的。
3、从孩子晚上开始夜间睡眠的那次入睡开始培养自主入睡能力,因为相较于白天小睡的入睡及夜间醒来的再次入睡要容易培养一些。
4、 决定开始培养自主入睡后要坚持几天。有的宝宝一周即可学会自主入睡,而有些高需求的宝宝则需要更长时间 ,家长要有耐心 ,不要因急于求成而焦虑。
5、夜间醒来时尽量给与较少的安抚,观察孩子能否自主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哭闹厉害时,能拍睡就不抱睡 ,能抱睡就不要奶睡。 医生提醒对于“睡渣”宝宝来说,睡眠这件事需要家长付出大量精力。家长要与宝宝共同学习掌握睡眠相关技能 ,在培养过程中也可能会有倒退的情况 ,家长们一定要有耐心。
如果还有睡眠方面的困惑或难点,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