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妈妈,我心脏跳得特别快怎么办?

11 岁的楠楠(化名)突然感觉心跳急速加快,仿佛要跳出嗓子眼,还伴有头晕、心慌和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往医院,心电图检查显示心率高达180次/分钟,最终被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经过医生及时治疗,她的心跳才恢复正常。其实,室上性心动过速并不罕见,下面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种疾病。

一、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脏就像人体的“发电机”,有一套自己的电传导系统,确保规律跳动。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它的发生与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有关。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由窦房结控制,发出的电信号按特定路径传导,使心脏有规律收缩舒张。但患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心脏内会出现异常电传导通路或折返环。简单来说,就像电路出现“短路”,电信号在特定区域不停循环,导致心跳突然大幅加快,可毫无征兆地发作和停止。

二、症状表现

1. 心跳异常:这是最主要症状,发作时心跳突然加快,通常在150 - 250次/分钟,患者能明显感觉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如同“小鹿乱撞”,这种现象突发突止。

2. 心慌不适:多数患者会有心慌感,觉得心里不踏实,好像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3. 头晕乏力:快速心跳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引发头晕,严重时还可能眼前发黑,身体也会感到极度乏力,无法正常活动。

4. 胸闷胸痛:心脏负担加重,患者会出现胸闷症状,胸部像被石头压住。部分人还会有胸痛表现,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这些症状发作时间不定,短则几秒或几分钟,长则数小时甚至数天。发作频繁程度也不同,有的人几年发作一次,有的人则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三、发病原因

1. 心脏结构异常: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心脏结构缺陷,如预激综合征,这类患者心脏多长了一条异常传导通路,为心律失常创造了条件。

2.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大量饮酒、喝咖啡或浓茶等刺激性饮品,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扰乱心脏电传导,诱发疾病发作。

3.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使用不当可能影响心脏电生理,导致心律失常。

四、诊断方法

心电图检查:这是诊断的关键。发作时心电图能清晰显示异常心律,捕捉到快速的心室率和特定波形,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不过,由于发作具有阵发性,若在未发作时做普通心电图,可能无法发现异常,此时可考虑做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增加捕捉到异常心律的概率。由于本疾病有突发突止的特点,经常到医院后症状消失,不能明确诊断,所以当小朋友有自主症状的时候,家长可以采用数脉搏或者借助经皮血氧饱和度仪测脉搏的方法初步筛查患儿是否发病。

五、治疗方式

1. 物理刺激法:适用于发作初期,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终止发作。常见方法有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呼气;刺激咽部引发恶心、呕吐反射;将面部浸入冰水中等。这些方法可促使心跳恢复正常,但效果因人而异。

2. 药物治疗:药物能有效控制症状。静脉注射腺苷、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药物是常用手段,能阻断异常电传导,使心跳恢复正常。不过,药物治疗有一定副作用,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使用。

3. 射频消融术:这是目前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医生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精准破坏异常电传导通路或折返环,达到根治目的。该方法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症状消失,能正常生活。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