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放鞭炮,作为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象征着驱邪避灾、迎接新年的好运。然而,鞭炮燃放所带来的环境与健康问题一直是大众所聚焦、关注的问题。
鞭炮燃放对环境的影响
1.空气污染
鞭炮燃放会产生一些颗粒物(PM10、PM2.5),这些颗粒物能够悬浮在空气中,尤其细小颗粒物(PM2.5),能进入人体呼吸道,甚至到达肺部深处,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同时,鞭炮燃烧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ₓ)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仅会加剧空气污染,还会形成酸雨,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破坏。
2.噪音污染
鞭炮爆炸时产生的噪音强度可达120分贝以上,远超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范围(85分贝)。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音中,会对听力造成损伤,甚至引发耳鸣、耳聋等问题。
3.固体废弃物
鞭炮燃放后留下的纸屑、塑料包装等废弃物,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鞭炮燃放对健康的影响
1.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呼吸道症状:鞭炮燃放产生的烟雾和颗粒物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尤其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影响更为严重。
慢性健康隐患:长期暴露在鞭炮燃放的环境中,可能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心血管系统疾病
血压波动:鞭炮爆炸时的巨大声响和突然的震动可能引发血压骤升,对高血压患者构成潜在威胁。
心律失常:噪音和空气污染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听力损伤
急性听力损伤:短时间内暴露在高强度噪音中,可能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慢性听力问题:长期接触鞭炮噪音,可能引发耳鸣、听力减退等慢性听力问题。
4.皮肤与眼睛刺激
皮肤过敏:鞭炮燃放产生的烟雾和颗粒物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红肿等。
眼睛不适:烟雾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刺激眼睛,导致流泪、红肿、疼痛等症状。
5.心理影响
持续的鞭炮声可能引发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尤其对老人、儿童和宠物的影响更为显著。
在享受愉悦的节日氛围时,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做好自身防护呢?
1.减少燃放
选择环保型鞭炮:优先选择低噪音、低污染的环保型鞭炮,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限制燃放时间:尽量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燃放鞭炮,避免长时间、高频率的燃放。
2.个人防护
佩戴口罩:在鞭炮燃放密集的区域,佩戴好防护口罩,减少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吸入。
使用耳塞:在高噪音环境中,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免受损伤。
远离燃放点:尽量远离鞭炮燃放点,减少暴露在烟雾和噪音中的时间。
3.环境管理
清理废弃物:燃放后及时清理鞭炮残留物,保持环境整洁。
注意开窗的关闭:在鞭炮燃放的高密集时段,应注意关闭门窗,防止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有条件的家庭可开启空气净化器,有研究表明,关闭门窗,室内空气PM2.5浓度会显著降低。
4.健康监测
关注身体反应:燃放后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咳嗽、胸闷、头晕等症状,及时就医。
定期体检: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春节放鞭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然而,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鞭炮燃放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通过科学的选择和防护措施,我们可以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守护环境与健康,让春节更加绿色、安全、和谐!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