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天气变冷,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会说自己的“老寒腿””又犯了。那么,“老寒腿”究竟是什么呢?“老寒腿”,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寒邪入侵为主导致的关节疼痛,症见四肢关节疼痛麻木,遇寒更甚,得热减轻。“老寒腿”对应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等病症,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多以寒痹为主。

“老寒腿”的轻度症状为膝盖间断性的隐痛,晚上睡觉时感到膝关节怎么摆放都不舒服。中度症状为膝关节活动时发生摩擦声,有的人久坐后突然感到膝关节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得,上下楼时膝关节疼痛难忍。重度症状为持续性膝关节疼痛或者夜间疼痛加剧,甚至膝盖变形变大。冬季天气寒冷,是“老寒腿”的高发季。

哪些人群易患“老寒腿”?

1、更年期妇女。《内经》言:“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更年期的妇女,阴阳俱虚,气血不足,容易受寒及造成损伤出现病变。据统计更年期女性“老寒腿”的发病率比男性高6倍。

2、肥胖的人群,这类病人多为寒湿体质,骨性关节炎在超重人群中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很多,而且发病年龄容易提前。研究还发现,肥胖病人如果将体重减少5公斤,发病率就会减少50%。胖,体重越重,膝关节压力越大,走路时关节压力就会成倍增加,关节磨损会加重,““老寒腿””的风险自然飙升。

3、关节受过伤及老年人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情况。《济生方·痹》言:“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兼之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病邪稽留而病势缠绵。此种情况最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就会慢慢老化,不但会变薄、变脆,还可能会因为外伤而出现破碎甚至大面积剥脱。“如果软骨被磨损殆尽,在活动时就变成了骨头和骨头之间的‘生’磨。这会引发无菌性炎症,出现疼痛、红肿、关节僵硬等症状。”

4、遗传外伤等外伤和劳损,比如膝关节、韧带受过伤,或长期久站、走远路、负重工作的,关节老被折腾,““老寒腿””就容易产生;遗传,有些家族存在关节软骨质量或关节结构先天性缺陷,家族里患““老寒腿””的概率就高。

“老寒腿”可以通过运动改善吗?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如打太极拳、慢跑以及做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

但是绝大部分“老寒腿”的情况,其实是本身气血不足,兼感受寒邪导致,此时不适合过量运动,以免加重症状,所以,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用粗盐热奄包热敷关节:简单易行方便,适用于畏寒、疼痛的骨关节炎患者。

①拿一条毛巾对折后,将三个边缝起来,留出一个洞口(最好缝细密一些,以防粗盐颗粒漏出);

②买两斤粗盐,在锅中炒热,直至烫手;

③将炒热的粗盐,从预留的洞口放入毛巾内并将洞口缝起来;

④将做好的粗盐热敷包放置在疼痛、怕冷的关节部位。

如果热敷包的温度较高,可在患处多衬垫一些毛巾,避免烫伤。每次热敷15~20分钟,至粗盐逐渐冷却即可。热敷包可反复利用,用微波炉进行加热。

适当加强下肢运动

有大部分老年朋友冬天时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内不出门,以为这是预防发病的最好办法。其实,“老寒腿”“怕冻”,但“不怕动”。如果不运动就会使关节更僵硬、更疼痛,使稳定关节的肌肉开始衰弱。

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强下肢的运动,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延缓病情。如散步、打太极、健身气功等,但绝对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如下蹲、对抗性比赛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