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家里有小孩的肯定知道积食这个词吧?积食,是指中医的一个病症。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一症多发生于婴幼儿,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一下积食。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想小儿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多。仔细琢磨一下这些话满有道理的,无论是哪一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的太多,否则不但不能使孩子健康,反而会造成孩子“积食”,给小儿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积食表现:积食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口臭、肚子胀、胃部不适、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甚至引起孩子发烧。有的孩子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一、按捏疗法

捏脊:让患儿面孔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两次。

二、代茶饮:

1.焦三仙茶:

准备好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一小碗水泡个10分钟,小火煮开后再煮3-5分钟,过滤出水后,温热给孩子喝下。

焦三仙是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三种药配伍的统称,这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焦麦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类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于治疗肉类或油腻过多所致的食滞;焦神曲则利于消化米面食物。三药合用,能明显地增强消化功能。因此,临床上医生常将三药合用并称为“焦三仙”。

焦神曲味甘、辛,药性温。入脾、胃经。功能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 

焦山楂味酸、甘,药性微温,归睥、胃、肝经 。功能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敛止痢。用于治疗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 。

焦麦芽味甘,药性平。归脾、胃经。功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2.马蹄竹蔗水:

火锅、烧烤,大鱼大肉,少不了肥甘厚腻,孩子容易积食内热,形成内燥。内燥易伤阴津,再加上燥邪,孩子很容易出现干咳、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上火了,就急着用凉茶下火,但很可能造成“火上浇油”。

孩子体质“虚寒为底”,很多上火症状,并不是真正上火,而是阴虚火旺,也就是体内津液不足,显得阳气相对过旺。此时,选择能滋阴生津的食材,让体内有津液润燥,会更适合孩子。

传统马蹄竹蔗水偏寒凉,孩子不宜经常饮用。玉竹马蹄饮在基础上,加入养阴的上品药材玉竹、润燥的雪梨、健脾的胡萝卜和益气的红枣,使配方更温和,能清热润燥、滋阴生津,又不至于过分寒凉,更适合体质“虚寒为底”的孩子饮用。

做法:马蹄、竹蔗、胡萝卜、玉竹放入锅中煮水1.5H后,加入雪梨、大枣共煮半小时即可。

马蹄——清热、化痰、消积。马蹄性味甘寒,归肺、胃经,《本草再新》中记载马蹄有“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的功效,能缓解寒燥咳嗽、咽喉不适、口干舌燥等症状。

玉竹——养阴、生津。玉竹性微寒、味甘,有养阴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主治口燥咽干、干咳少痰、心烦心悸、热病烦渴等,它不寒不燥,补而不腻,非常适合孩子针对燥邪伤津的调理。

竹蔗——清热、生津、利尿。竹蔗性凉、味甘,归肺、脾经,能清热润肺、生津止渴,解毒利尿。做法:马蹄、竹蔗、胡萝卜、玉竹放入锅中煮水1.5小时后,加入雪梨、大枣共煮半小时即可。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