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呵护女性健康 | 破除常见误解,科学认识HPV

近年来,人乳头瘤病毒(HPV)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但伴随而来的却是大量误解与焦虑……

有人说:“感染HPV就是不检点!”,有人以为“只有女性才需要担心感染HPV”,有人担忧“感染HPV就会得宫颈癌”,还有人觉得“HPV疫苗根本不安全”……这些误区给部分HPV感染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加剧了社会的恐惧,今天,让我们来破除关于HPV的常见误解,用科学知识为健康护航。

破除常见误解,这些关于HPV的谣言不可信!

误解1

“HPV感染=私生活混乱”

真相1

HPV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毒,性接触传播是HPV主要传播途径,但绝不是唯一途径。不洁的性行为会使感染风险增高,但感染了HPV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不洁性行为。

有人认为只要洁身自好,就不会感染HPV,但研究表明,HPV还可以通过母婴传播以及间接接触传播。因HPV可在体外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因此通过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也可能感染病毒,如在公共浴室、游泳池、酒店民宿等场所,使用了被HPV污染的毛巾、浴巾、马桶垫等物品,皮肤或黏膜接触到这些物品上的病毒后,就有可能被感染。因此,即使没有性行为,也有感染HPV的风险。

误解2

“只有女性才会感染HPV”

真相2

HPV感染不是女性的“专利”,它对男女一视同仁,不仅女性可能会感染,男性也可能会感染。

皮肤黏膜破损或免疫力低下,接触到感染源时都有可能“中招”,且可能引发阴茎癌、肛门癌、口咽癌及生殖器疣。男性感染者携带的HPV病毒还很有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给性伴侣,又因缺乏筛查手段,男性往往成为隐性传播者。

误解3

“感染HPV就会得宫颈癌”

真相3

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

低危型HPV感染可导致生殖器疣等其他良性病变;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亚型,高危型HPV(主要是HPV 16和HPV 18)的持续感染,是发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可能引起肛门、生殖器、口腔等其他部位的癌症。

误解4

“HPV疫苗不安全,不能打”

真相4

目前,HPV疫苗的安全性已通过广泛的临床试验和长期的监测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研究表明,HPV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的红疹、肿胀、疼痛、瘙痒、硬结,还可能出现疲劳、眩晕、头痛、发热、肌肉疼痛等不适,这些反应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较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后果。总的来说,HPV疫苗的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地预防由HPV引起的宫颈癌和其他相关疾病。

误解5

“接种HPV疫苗,就不会患宫颈癌”

真相5

接种HPV疫苗并不意味着不会患宫颈癌,但可以大大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疫苗只是起到预防作用,并没有治疗HPV感染的作用,如果在接种前已经感染了HPV,仍旧有可能引起宫颈病变,且与人类生殖系统病变相关的HPV有多种类型,目前没有一种疫苗可以预防所有感染。所以打了HPV疫苗之后,不是代表一定不会患宫颈癌,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有必要的。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