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呵护鼻腔:鼻腔异常易引发连锁反应

鼻部健康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鼻腔作为呼吸系统的门户,是空气净化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多种疾病发生的“源头”。然而,生活中许多与鼻子相关的、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习惯”,例如频繁挖鼻孔、用力擤鼻涕、随意拔鼻毛等,都可能影响健康。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从多个视角解读鼻腔健康的潜在风险与防护之道。

鼻子作用十分重要

鼻部虽小,却承载着呼吸、嗅觉、免疫等重要功能。一个成年人鼻腔里内衬的黏膜面积约有120平方厘米至150平方厘米。

健康的鼻腔是一个精密的“空气处理系统”。空气进入肺部前,通过鼻腔可以过滤掉约80%直径大于5微米的颗粒物。

鼻子大致分为外鼻、鼻腔和鼻窦,其中,鼻腔结构最为复杂。鼻腔包括鼻甲、鼻中隔等,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有鼻孔与外界相通,后连通于鼻咽部。鼻腔前下部较为阔大的部分是鼻前庭。鼻前庭主要位于鼻翼和鼻尖的内面,内面衬以皮肤,生有鼻毛,有过滤尘埃、净化吸入空气的作用。鼻毛是空气进入鼻腔的第一道防线,它像天然的过滤网,能阻挡空气中较大的颗粒物和粉尘。

鼻腔内布满了黏膜,能调节适当温、湿度,为下呼吸道创造理想的气体环境。黏膜产生的分泌物是“防疫盾”,里面含有溶菌酶、干扰素等免疫物质,能杀灭部分细菌和病毒。黏膜下的血管极其丰富,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交织成网,四通八达。其中,属于鼻腔结构的鼻甲黏膜就像加湿器,鼻甲黏膜内有丰富的血管网。

鼻腔异常易引发连锁反应

鼻腔的健康状况与全身多系统密切相关。鼻腔异常会引发全身健康连锁反应。作为呼吸系统的“守门人”,若鼻黏膜受损或功能下降,病菌更易长驱直入,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从而引发感冒、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此外,鼻腔与耳、咽喉相通,鼻部问题可能波及邻近器官,如引发中耳炎、咽喉炎等。

鼻腔内炎症或结构异常,会出现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窦炎、鼻息肉等其他鼻部疾病。这些鼻部疾病可能会引发鼻塞,而长期鼻塞不仅会导致睡眠呼吸障碍,影响血氧供应,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风险,还会影响面容。

一旦鼻塞严重,人们会被迫使用口呼吸。如果呼吸气流通过口腔且超过一定比例 (一般为25%~30%)且长时间如此时,会引发大问题。

长期张嘴呼吸会导致人们的嘴唇肌肉力量不足、闭唇困难,即使祛除了鼻部呼吸阻塞的病因,患者往往也会维持原有口呼吸习惯,难以自主改善。许多人误以为张嘴呼吸仅是习惯问题,殊不知长此以往会导致“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下颌后缩、牙齿排列不齐、唇厚外翻等,甚至影响儿童颅面发育。此类患者常伴随咬合功能异常,需通过正畸或正颌手术矫正。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林均武提醒:此外,鼻腔的各种病理状态还可能导致嗅觉失灵。成年人长期鼻塞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上升相关——缺氧会加速脑细胞凋亡,导致记忆力减退。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