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为控制和减少儿童可控性眼病和视力不良的发展,相继颁布多个儿童眼保健工作规范。其中早产宝宝的眼病及视力不良发生率更高,因此更需要家长的格外关注。
一、带你了解一下早产儿视网膜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是一种与早产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疾病特点是早产宝宝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严重时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早产宝宝的存活率不断升高,ROP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需要大家提高认识并重视。
ROP的危害很大,在儿童失明的病因中占6%-18%,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
二、如何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
ROP的病因复杂,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判断。早产宝爸宝妈们也不必过度恐慌,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定期进行ROP筛查,可以早发现早处理,减少远期并发症。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早产儿保健服务指南》中提出了ROP的筛查范围:
对出生体重<2000g、胎龄<32周、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的早产儿,早产儿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进行ROP筛查。检查由具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师进行。
三、早产儿更要定期接受眼保健服务
即使医生确认宝宝没有ROP,鉴于早产儿眼部问题发生率较一般人群偏高,因此早产儿需要接受定期规范的儿童眼保健服务。通过阶段性眼病筛查、视力检查和预防指导,促进早产儿眼健康。国家卫健委《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中建议0~6岁儿童可以在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接受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具体服务时间和频次如下。
新生儿期2次,分别是新生儿家庭访视和满月健康管理时;婴儿期4次,分别在3、6、8、12月龄时;1至3岁幼儿期4次,分别在18、24、30、36月龄时;学龄前期3次,分别在4、5、6岁时。
早产儿是特殊群体,保障早产儿正常视觉功能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请家长们重视早产儿眼病筛查与眼保健,助力早产儿成为明眸“小瞳人”!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