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一、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肾脏吗?
我们的肾脏每天要过滤约200升血液,相当于100瓶大瓶装矿泉水,默默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液平衡。但它也是个“沉默的器官”——早期损伤几乎没有症状,等到出现腰痛、水肿、血尿时,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二、肾动态显像:给肾脏做“动态体检”
肾动态显像是核医学领域的“黑科技”,它通过静脉注射微量显像剂(99mTc-DTPA,安全无肾毒性),利用SPECT实时捕捉肾脏的“三个关键过程”:
1.血流灌注相:像给肾脏拍“血管造影”,看血液能否顺畅流入左右肾(比如肾动脉狭窄时,患侧肾脏血流会明显减少);
2.功能相:追踪显像剂被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的全过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
——这个数值是肾脏的“工作效率评分”(正常成年人约90-120ml/min,40岁后每年下降约1%);
3.排泄相:观察显像剂从肾盂、输尿管排出的速度,判断是否存在梗阻(如结石、肿瘤压迫导致的尿路堵塞)。
三、它能解决哪些“肾脏难题”?
1.精准发现“单侧肾衰”
传统检查(如血肌酐、B超)只能看出“肾脏整体好不好”,但肾动态显像能单独评估左右肾的功能。
比如一位57岁患者,血肌酐正常,B超显示双肾积水,看似问题不大,但肾动态显像发现:左肾GFR66ml/min(基本正常),右肾仅9.8ml/min(严重衰竭)。这种“单侧报废”的情况,只有分肾功能评估才能发现,为手术方案提供关键依据。
2.移植肾的“实时监护仪”
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并发症可能在术后几天内发生。肾动态显像能快速判断。这些信息比血肌酐变化早1-2天,能帮医生抢在移植肾受损前干预。
3.高血压患者的“隐藏病因”排查
约5%的高血压是“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导致),这类患者单纯吃降压药效果差,需通过介入手术扩张血管。肾动态显像能通过“血流灌注延迟、GFR下降”等特征,精准定位狭窄的肾脏,避免漏诊。
四、做检查是什么体验?
全程无创:只需静脉注射一针显像剂(放射性低,约为胸部CT的三分之一,无肾毒性),然后平卧在检查床上,仪器在身体上方扫描,全程无疼痛;
耗时短:从注射到完成检查约20分钟,无需住院;
报告直观:不仅有GFR数值,还有动态曲线图和影像图,医生会解读“左右肾谁更努力”“排泄是否通畅”等细节。
五、这些情况请尽快安排检查!
长期服用可能伤肾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抗肿瘤药物);
体检发现肾积水、肾结石、肾囊肿;
高血压难以控制,怀疑与肾脏有关;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易损伤肾功能);
肾移植术后定期复查。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