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中暑成为夏季常见的急症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户外工作者和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了解中暑的症状、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关键时刻能救命!
一、中暑有哪些表现?——快速识别最重要!
先兆中暑:头晕、乏力、口渴、出汗多。
轻症中暑:面色潮红、体温升高(38℃以上)、心跳加快、恶心呕吐。
重症中暑(热射病):体温超过40℃,意识模糊、抽搐、昏迷,可能危及生命。
二、发现中暑怎么办?——急救措施要牢记!
(急救口诀:移、降、补、医)
1、移: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离开高温环境。
2、降: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或淋湿身体,有条件的可使用冰袋敷腋下、颈部或全身泡入冷水浴缸。
3、补:清醒者可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意识不清者禁止喂水。
4、医:一旦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立即拨打120送医。
三、如何预防中暑?——高温天气这样做!
1、避免上午11点至下午3点高温时段外出,户外工作者应轮班作业,定时休息。
2、莫等口渴才饮水,每天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出汗多时喝含盐饮料,补充随汗流失的电解质。
3、外出时穿利于汗液快速蒸发,能够促进散热的透气材质的衣服,戴遮阳帽。
4、室内保持通风,使用空调或电扇降温,尽量做到体感舒适。
5、关注老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避免独自外出。
四、特别提醒
中暑不是“小问题”,尤其是热射病,死亡率极高。高温天气下,请大家提高警惕,掌握急救知识,科学防暑降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