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当全国开启“烤箱模式”,产妈妈们是否还在遵从传统观念,在关门堵窗的房间里,裹着长袖长裤“捂月子”呢?是时候打破“捂月子”的千年误区,用科学守护产妈妈和宝宝的健康了!
一、“捂月子”的潜在危害,正在威胁产妈妈健康
传统观念认为,“坐月子”要“捂”,不能吹风、不能开空调,否则会落下“月子病”。但在35℃+的高温下,这种做法隐患极大!
产妈妈本就因分娩消耗大量体力,身体虚弱且易出汗,若处于高温闷热的环境,热量无法散发,极易引发产褥中暑。
轻者头晕、恶心,重者昏迷、抽搐,甚至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同时,高温高湿的环境还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容易引发产褥感染,增加乳腺炎、盆腔炎等疾病风险。
二、科学“坐月子”:空调是实用帮手,而非禁忌!
在高温天气下,合理使用空调是产妈妈舒适度过月子期的重要保障。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明确指出,产妇居住环境需保持舒适凉爽,室温控制在24-26℃为宜。正确使用空调不仅能降低中暑风险,还能提升产妇睡眠质量,促进身体恢复。
记住这几个关键操作,安心享受清凉!
1. 空调温度与风向: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4-26℃,风速调至最小档,避免冷风直吹产妈妈和宝宝。可使用空调挡风板改变风向,或让风向上吹,利用空气循环降温。
2. 定期通风换气:每天早晚各开窗通风20-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时可将产妈妈和宝宝转移到其他房间,避免受凉。
3. 空调清洁是关键:使用前彻底清洗空调滤网和蒸发器,防止灰尘、细菌吹出引发呼吸道不适。
三、高温“坐月子”全攻略,清凉与健康兼得
(一)环境调节:营造清凉舒适的休养空间
1.湿度管理:搭配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太干燥易引发呼吸道不适,太潮湿则利于霉菌滋生。
2.遮光窗帘:安装遮光窗帘,既能阻挡阳光直射升温,又能营造安静睡眠环境。
(二)衣物选择:以透气吸汗为首要原则
选择纯棉、宽松、透气的月子服,出汗后及时更换。空调屋可准备短袖长裤套装,脚部穿上薄棉袜,避免着凉。
(三)饮食安排:科学补水散热有方法
1.多喝汤水:绿豆汤、冬瓜汤、银耳羹等清热解暑的汤羹,既能补充水分,又有助于乳汁分泌。但要避免饮用冰镇饮品。
2.易消化:产后肠胃功能较弱,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预防便秘。
(四)清洁护理:及时洗澡洗头更健康
传统“一个月不洗澡”的观念不可取!产后身体代谢旺盛,不及时清洁反而容易滋生细菌。
顺产2-3天后、剖宫产伤口愈合后,即可淋浴(禁止盆浴)。水温控制在37-40℃,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完后及时擦干头发和身体,避免受凉。
四、这些信号要警惕,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如果产妈妈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中暑或感染的前兆,需立即就医:
体温超过38℃,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伤口红肿、渗液,恶露异味;
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
高温“坐月子”不是“渡劫”,而是一场科学与传统的智慧博弈。放下“捂出健康”的执念,合理使用空调、科学做好防护,才能让产妈妈们在炎炎夏日里,舒心恢复、安心育儿!
请转发给身边的新妈妈新爸爸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让科学“坐月子”的理念普及开来,让空调开起来,一起享受现代科学带来的安心与舒适吧!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