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孕前体重为生命起点筑牢根基,孕期体重管理为母婴健康架起保护屏障—而产后体重调控,是重塑女性代谢健康与体质的黄金机遇。
分娩后身体会经历自然的减重过程:
胎盘、羊水排出,以及孕期储存的水分流失,通常会带走5-10公斤。而剩余的体重多为孕期增加的脂肪与组织。
这段时期,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包括子宫的复旧、伤口的愈合、内分泌的调整等生理过程,都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和适当的休息来保障。
如果此时追求快速减重,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影响恢复进程,甚至可能影响乳汁分泌,对母乳喂养的婴儿尤其不利。
科学的产后减重方法应综合考虑母乳喂养、饮食、运动和身体康复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建议产妈妈们在产后6-8周,经医生评估身体恢复情况后,再逐步开启体重管理计划。
一、产后体重管理原则
1.不要急于减重
产后6周内以身体恢复为主,尤其是哺乳期妈妈;产后6周后每月减1-2公斤为健康减重速度。
2.注重营养搭配,而非节食
哺乳期额外消耗大概500-700千卡/天,过度节食可能影响乳汁分泌和健康。
重点保证蛋白质、铁、钙、维生素的摄入(如瘦肉、鸡蛋、深色蔬菜、低脂乳制品等)。
二、科学饮食:营养均衡不过量
均衡搭配,拒绝极端节食:产妈妈需要充足营养哺乳与恢复,每日饮食应包含优质蛋白(鱼、禽、蛋、豆类)、全谷物(糙米、燕麦)、新鲜蔬果和健康脂肪(橄榄油、坚果)。
少食多餐,控制食量:将三餐拆分为5-6餐,避免一次摄入过多热量。每餐吃到七八分饱,细嚼慢咽,给大脑留出接收“饱足信号”的时间。
多饮水,巧妙“忌口”:每日应比孕前增加1100ml的饮水量,哺乳期需水分更多,避免液体随乳汁丢失继而出现尿少情况。减少含糖饮料、油炸食品和高盐零食;避免浓汤过量饮用,因为汤中脂肪多而营养少,可选择瘦肉、蔬菜炖煮的清汤。
三、适度运动:唤醒身体活力
1.产后初期(0-6周):这个阶段身体还在恢复中,应以低强度活动为主。
自然分娩的产妈妈一般在产后两天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运动,如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每天3组,每组10次)、凯格尔运动(提肛练习,每天20-30次);
剖宫产的产妈妈术后24小时也应下床活动,但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伤口恢复情况来决定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2.产后中期(6周-3个月):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可以开始进行一些恢复核心力量和改善体态的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产妈妈塑造身材,提升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3.产后后期(3个月-1年):此时身体已经基本恢复,可以进行一些有氧和力量训练,如深蹲、平板支撑(需确保腹直肌已闭合)、快走、游泳等。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每天30分钟以上),推荐更高水平的身体活动为每周200-300分钟,防止减重后体重反弹。运动强度可从低至中等逐渐增加,让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
四、母乳喂养——产后6个月是坚持哺乳的黄金减重期
母乳喂养不仅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益,还可以帮助产妈妈消耗体内能量,这对减掉多余脂肪很有帮助。若要实现纯母乳喂养成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尽早且频繁吸吮(至少10次/天),这有助于促进乳汁分泌;
2.要保持愉悦心情并树立信心;再者,要合理营养,循序渐进地增加汤水摄入;
3.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产后每一克体重的科学管理,都是对自身健康的长期投资。遵循科学、耐心践行,健康曲线终将回归理想轨迹。
参考文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