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24节气里的中医智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北斗七星的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年,每转动15°为一个节气,一年共有24个节气。当北斗七星斗柄转到太阳黄经165°的时候就是白露到了。今日12时08分我们迎来白露节气。

白露有三候

白露一候“鸿雁来”,鸿雁是古代物候观测史上重要生物标识。白露时节,大雁自漠北而来,途中已然霜雪。白露二候“玄鸟归”,小燕向越冬地飞去。春暖“玄鸟至”,来时是“比翼双飞”;秋凉“玄鸟归”,去时是“拖家带口”。白露三候“群鸟养羞”,群鸟趁着秋果丰硕、秋虫肥美之时大快朵颐,养得羽翼丰满,以此御寒。同时积攒和储藏美食,备足过冬“粮草”。

白露至,凉意浓,知时节,巧养生。中医认为,秋季燥气当令,燥邪侵体易耗伤阴津。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一派“燥象”:舌干少津、皮肤干燥、声音沙哑等。

肺乃娇脏,喜润恶燥。《岳景全书》记载:“若秋令太过,金气盛而风从之,则肺先受病。”秋燥最易上侵肺卫,致肺燥,出现干咳少痰、口鼻干燥等症状。故秋季养生重在润肺防燥。但润燥养肺也要讲究方法,要适度,否则体内气血失衡,反而为湿热创造环境。

秋令燥气有温凉之分,初秋多温燥,深秋多凉燥;北方多凉燥,南方多温燥。温燥兼有火热,身热出汗、咽干或痛、口干且渴、干咳无痰,饮食宜甘凉濡润,选秋梨、葡萄、百合、荸荠等;凉燥兼有寒气,身冷无汗,头痛鼻塞、口干不渴、咳嗽少痰,饮食宜温肾润肺,选苹果、芝麻、核桃、银耳等。

人们刚刚经历了炎热的夏季,夏秋之际依旧湿热当令,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伤脾胃,出现烦渴、四肢困倦、胸闷、呕恶等表现,此时养护脾胃十分必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养护脾胃?哪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呢?

秋季养护脾胃正当时

1.饮食清淡易消化

饮食方面宜以清淡、易消化、易吸收、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过凉的食物,避免食用冰箱里存放时间过长的食物,例如隔夜菜、凉拌菜等。

2.秋季进补要适量

秋季进补不要过量食用养阴、生津、润燥的食物,在养阴润燥的同时,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添加一些温补的食材,如生姜、红枣、桂圆、胡椒、花椒、丁香等。对于素体阳气亏虚以及容易感受寒湿腹泻的人群,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一些健脾化湿的药食两用之品,如薏仁、山药、茯苓等煮粥。

3.注意保暖

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受寒。腹部和后背这两个地方最容易受到湿寒邪气的侵犯,白天少穿露脐露背装,晚上睡觉要用薄被护住肚子和背部。

4.适当运动

一般来说, 饭后休息半小时左右再散步,做些轻微的活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量,从而帮助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要运动,对于平时经常锻炼的人,在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后可以开始做些轻微的运动;不常锻炼的人,休息时间应当更长一些。

5.中医疗法

中医科开展辨证论治、中药汤剂,艾灸(直接灸、隔物灸,脐灸、督灸)、中药溻渍、穴位贴敷等中医治疗方法,有助于健脾益气,有效提高人体抗邪御病能力,有效抵御秋燥伤肺。

对于一些身体免疫力较差、秋冬手脚容易冰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阳虚湿盛”的人来说,养阳、扶阳至关重要。艾灸可以调整人体的阳气,属于温补,在秋冬季节使用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针灸》:“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脐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即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脐灸几大功效:

1.健脾和胃,升清降浊

脐疗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

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药物温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中医科开展脐灸等中医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脾胃功能,还可以做到预防与保健,达到“治未病”的养生疗效。

附:防燥食疗方

温燥:枇杷叶粥

食材:枇杷叶12克,桑白皮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枇杷叶与桑白皮简单冲洗后,包纱布煎汁去渣,取浓汁加粳米共煮成粥,粥成时加冰糖。

凉燥:芝麻甜杏茶

食材:黑芝麻30克,甜杏仁(南)50克,蜂蜜适量。

做法:黑芝麻炒熟,和甜杏仁一起捣烂成泥,加水250ml隔水蒸1小时,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食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