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保健

疾病介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是遗传素质、生物学及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自我保健:

1、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旦发现家人或亲友有异常表现,应尽早到精神专科就诊、咨询,切莫讳疾忌医。

2、遵医嘱坚持服药并定期复查。一般患者往往在症状好转后自行停药,据统计有80%的患者在停药后复发,因此维持治疗是防止复发最有效的方法,患者应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切不可擅自停药。

3、患者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认识疾病,要消除对疾病的一切错误看法。

4、不良的社会应激因素可以诱发本病发病和复发,应注意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适应能力。

5、注意社会功能锻炼,防止功能衰退和精神残疾。由于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的治疗,患者和家属需要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技能,尽可能长期维持病情稳定。

6、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心理环境”,家属要理解、同情患者,热情去帮助、鼓励、安慰患者。即多鼓励、少批评,多劝说、少牢骚。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