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服用抗抑郁药会成瘾吗?

曾经接诊一个抑郁症患者,诊断抑郁症后服用帕罗西汀40mg/天治疗,开始有效,治疗三个月后觉得自己好了,自行停药。停药又坏了,而且比以前还严重,吃上药又好了,以至于最后患者极度痛苦,最后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帮他把药停掉。

这个病人面临的几个问题,首先就是病耻感,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认识,对这个病极度的讨厌,甚至对自身极度的讨厌。另一方面我们整个社会对这个病也存在这歧视,这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改变。

另一个问题病人的担心好像也不无道理,我已经得病了,这么惨了,我又染上了药瘾怎么办,一停药就犯病。

想要区分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药物成瘾。

所谓的成瘾从行为角度看主要表现是失控。具体表现为:

1、成瘾者有做某种行为的强烈欲望,但其结果有害(服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解除患者的痛苦,是有益的),服用后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状态、驱使患者继续为寻求这种感觉而反复用药,表现出所谓的渴求状态(服用抑郁药只是达到一种症状缓解的状态,提供不了飘飘欲仙的感觉)。

2,如果控制不做,则紧张/焦虑逐渐增加,这是最容易被误会的成瘾的地方。(抗抑郁药停药后患者紧张、焦虑有两点,一是缺乏药物的控制病情反复;二是突然停药,记住是突然停,身体已经适应药物的存在,会出现一种空虚感,甚至症状加重。就像敌人进攻我们的城堡,药物是友军,它在城堡下帮我们作战,好不容易跟敌人攻守平衡,一撤友军必然引起敌人的猛攻,而且,友军在你的地盘上肯定也不是安分守己的主,必然引起所谓的副作用。

3、一旦完成此行为,则焦虑/紧张迅速、暂时得到解脱(抗抑郁药物起效时间在两周左右,追求的是长期解决痛苦)。

4、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出现实施此行为的欲望(抑郁症患者不是主动服药,是为了治病被迫服药)。

5、成瘾者希望控制此行为,但屡屡失败。(这是患者误会自身抗抑郁药物成瘾的原因之一。患者同样希望停药,但他屡屡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病情不稳定,引起自身的痛苦以及自身的求治欲望)。

继续以前面的病人为例。

病人的要求仔细分析也有两个,第一病情不犯,第二才是停药。

病情不犯就需要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别自己调药。患者治疗过程需要三个时期,急性期控制,2-3个月,基本控制住所有的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很多人认为这时候治疗就结束了,恰恰相反,这会才是治疗的开始。巩固期治疗,这个时候的患者病情容易反复,需要防复发,一般需要4-9个月。

第三个阶段是维持期治疗,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首次发病维持期半年到1年,2到3次发病,可能需要维持2-3年,且这2-3年病情稳定,没有反复,才可以尝试小剂量减药。不能突然全部停药。如果减药后病情反复,可能需要终身服药。

谈到终身服药就不得不说药物的副作用。

很多抑郁症患者对西药的态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深,他们恐惧西药,认为“是药总有三分毒”。所以,在就医过程中,他们不喜欢服用西药,或希望尽量少吃西药;或者单纯追求中药治疗,甚至根本不想服药,只想通过与医生交谈来治疗疾病。他们除了担心西药的一般不良反应外,还常常担心这些药物会导致成瘾,会使人变傻,长期服用后变成老年痴呆,等等。

其实,对抗抑郁药物完全没有必要如此紧张。因为这些药物在进入临床应用前,国家主管部门已层层审核,只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完全不必有顾虑。但是,定期的身体检查还是必要的,如果出现药物引起的肝肾功损伤,需要及时调整。

抑郁症与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一种慢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如果不足疗程就停止服药、或者随意减少剂量,就会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病情反复发作,预后差。因此,停药和减药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抗抑郁药不是麻醉药,它们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药一样,没有药物依赖和成瘾性。当然,药物剂量也不会越高越好。停用后,也不会造成患者躯体依赖,不会使患者念念不忘、强烈渴求、想方设法使用所用过的抗抑郁药。服用抗抑郁药也不会使患者变傻,相反服用抗抑郁药物会使本来没有活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悲观消极的患者重新恢复活力。

抑郁症只要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希望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和亲友能消除偏见、误解,积极配合专业医生的治疗,争取能早日康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