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捉“谣”记 | 手机和电脑壁纸换成绿色,能预防视疲劳?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1.什么是乙肝母婴传播?
乙肝母婴传播是指母亲体内的乙肝病毒(HBV)进入了宝宝体内,且在体内复制繁殖,造成慢性HBV感染。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我国约30%-50%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自母婴传播。
2.乙肝母婴传播发生的时机
通常发生在分娩过程和产后,宫内感染非常罕见。在产程中(包括剖宫产术中),胎儿或新生儿暴露于母体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病毒可进入新生儿体内;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密切接触,也可发生传播。
3.如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与孕妇高病毒含量密切相关,HBV母婴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孕妇高病毒水平,即 HBV DNA水平>2×105IU/ml 或 HBeAg 阳性。
在怀孕24-28周期间,检测乙肝病毒DNA非常重要,如果医生判断,病毒水平非常高,那么这个时候接受抗病毒治疗更能降低乙肝宝宝出生的机会。
乙肝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应尽早注射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肝疫苗。经正规治疗及免疫预防后,发生乙肝母婴传播的概率<1%,即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率可接近100%。
4.想要生下健康宝宝,应注意什么?
如果是一位准备怀孕的女性,应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筛查,确认在怀孕前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
如果确认感染了乙肝病毒,应进一步接受乙肝病毒DNA、肝功能和肝脏B超检查,了解体内乙肝病毒传染性大小,以及是否处于发病期。需要说明的是,在肝功能正常和乙肝病毒DNA降低时,是怀孕的最佳时机。
通过医生的评估,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状态,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推荐药物为替诺福韦,如患有肾病或严重骨质疏松的孕产妇,可应用替比夫定治疗。这两者均属于安全级别B级的抗病毒药物,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孕妇用药。
5.产后阻断——阻止乙肝母婴传播的最后一道防线
为新出生的宝宝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和乙型免疫球蛋白,是最有效的阻断手段。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宝宝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1针,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第2针和第3针疫苗。
6.乙肝产妇可以母乳喂养吗?如何判断宝宝没有被传染上病毒呢?
乙肝妈妈担心宝宝出生后吃母乳会把病毒传给宝宝,其实,对于接受过规范联合免疫治疗的宝宝,可以接受母乳喂养。
如果妈妈孕期服用了抗病毒药物,孕妇妊娠期抗病毒预防治疗,产后立即停药者,仍鼓励母乳喂养;但是如果产后需要长期持续服药者,母乳喂养对婴儿是否产生不良影响的研究资料有限,应慎重考虑母乳喂养问题。
宝宝在完成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接种1个月后,到专科医院就诊,可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如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而表面抗体阳性,则表明母婴阻断成功了。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